Page 35 - 《实践》07期 印刷版
P. 35

2023年第7期/总第1459期




          周边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沙尘灾害天气。                          空间,保护好来之不易的草原、森林。
              尊重规律,坚持科学治沙。合理利用水资                           全区各族干部群众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
          源,坚持以水定绿、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                        嘱托,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政绩观,大
          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大力发                         力弘扬蒙古马精神,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摒弃损

          展节水林草。科学选择植被恢复模式,合理配                         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以零容忍的
          置林草植被类型和密度,坚持乔灌草相结合,                         态度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以久久为功
          营造防风固沙林网、林带及防风固沙沙漠锁边                         的行动修复生态环境创伤,努力创造新时代中
          林草带等。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统筹安                         国防沙治沙新奇迹,切实守护好内蒙古这片碧
          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农林牧土地利用                        绿、这方蔚蓝、这份纯净。
          结构,严格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控,严守生态                             作者系内蒙古党校(行政学院)副校(院)

          保护红线,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                         长




          牢记嘱托  为防沙治沙贡献内蒙古力量






          文 | 左合君



              2023 年 6 月 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                 被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认识防沙治沙工作的不
          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                         确定性。面向新时代,要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程建设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                          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要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
          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                          生活需要等层面理解防沙治沙工作的重要性,
          理学院广大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我们深感老                         创造条件积极推动防沙治沙工作在技术上的

          一辈治沙人建立中国第一个沙漠治理专业的                          提档升级和在治理效果上的提质增效,助力沙
          初心深邃高远,更深悟我国高校唯一的沙漠治                         区人民切实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为其他
          理学院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和地区提供防沙治沙
              深刻认识防沙治沙工作的重要性。荒漠                        的中国方案。
          化、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导致的生态灾害,制                             科学系统推进防沙治沙。世界治沙看中

          约着三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中华民族的生                         国,中国治沙看内蒙古。内蒙古防沙治沙一直
          存、发展构成挑战。要从我国的荒漠化和沙化                         走在中国防沙治沙的前列,为中国防沙治沙贡
          土地面积大、危害程度高的现状认识防沙治沙                         献了重要力量。内蒙古防沙治沙科技工作者
          工作的长期性,从我国防沙治沙一贯遵循的先                         要挺身而出、主动作为,系统总结历史上的成
          易后难治理方略和后期难啃的硬骨头多的现                          功经验,提升规划设计的科学性、技术模式的
          实困难认识防沙治沙工作的艰巨性,从荒漠化                         适宜性、工程推进的高效性和治理成效的可控
          地区环境脆弱、防沙治沙如滚石上山认识防沙                         性。

          治沙工作的反复性,从气候变化和防风固沙植                             防沙治沙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坚持“四水

                                                                                                            33
                                                                                                            33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