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理论版07期
P. 22
实践视点
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历史。 命、社会主义革命,以及革命胜利后走什么样的社
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深刻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初
不懈推动和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级阶段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
创新发展 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
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彻底 主义理论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革命,但是并没有终止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问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贴近实践、守正拓新。实践
题的探索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 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习近平总书记
1872 年德文版序言中写道,《宣言》中所阐述的一 指出,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
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 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 要立足时代特点,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面对
为转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复强调,他们的 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化,要深入思考和研究:21 世纪
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 与 20 世纪、19 世纪有哪些不同,时代问题和时代
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恩格斯还明确指出,所谓 任务有哪些变化,如何更好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
“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 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只有真正搞懂面临的
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经常变化 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历史的脉络和走向,才能
和改革的社会。 科学构造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上是结合中国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做的事是前无古人
建设和改革的时代主题和实践发展对马克思主义 的,我们要学马列主义,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不能
基本理论的丰富发展和开拓创新。毛泽东同志强 给出解决现实问题的现成答案,只能运用它的原
调,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 理、立场、观点、方法,通过自己的摸索、咀嚼、创新
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停止了,老是那么一套, 来提出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越前进、越
它就没有生命了。 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中国共产党人在艰难辉煌的奋斗历程中,始 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必
终在思想理论上保持锐意进取,不断总结提炼实 须 坚 持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实 践 观、发 展 观,深 刻 理 解
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并使之上升为科学理论,在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远意义,坚定不移地
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在革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行动,准确把
命、建 设 时 期 和 改 革 开 放 新 时 期,实 现 了 马 克 思 握世情、国情、党情的变与不变,发挥历史主动性
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 和创造性,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
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 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创
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 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必须以更加宽阔的眼界
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半 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
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国家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 要,深入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