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理论版07期
P. 26
实践视点
都是绝不会得逞的! 9500 多万中国共产党人不答应! 需求,一头连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大局,是构成国家
14 亿多中国人民也不答应!总书记这一论述字字千 “大事”的“骨架”。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
钧,对“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作出最准确、最深刻、 “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
最透彻揭示。 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于 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要始终坚持以人民
利益的所思所盼所求,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重要因 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立足眼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对于利益的诉求不仅发 的具体问题,又着眼长远、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体制机
生着相应的变化,也呈现出具体利益和根本利益的区 制,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
分。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 明显的举措,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为群众增
中,历来注重把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相结 福祉,让群众享公平,让“党心”始终融于“民心”,在解
合,既强调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又注重不 决民生“小事”中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从而“唤起工农
断解决各个阶段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具 千百万,同心干”,在追梦路上奋力奔跑。
体利益。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
期的革命实践中逐步创立并形成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 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
众路线。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 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
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 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百年峥嵘,民心常在。
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改革开 “为了人民幸福,守护人民的心”,是伟大建党精神的血
放、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以邓小平同志 脉源泉,是成就百年大党的核心密码,是亿万人民始终
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时刻将是否利于提高人民的 汇聚在鲜红旗帜下的根本力量,更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走
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重要 向更光辉未来的坚实根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标准之一。迈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以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发出号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 召: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
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 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
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 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
民情、致力民生。”党员干部要始终怀着强烈的爱民、忧 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以
民、为民、惠民之心,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 史为鉴、开创未来,守护民心、赢得民心须臾不可忘记,
人民的立场上,真正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唯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与国家共发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具体问 展、与时代同进步,才能构筑起真心实意拥护党的领导
题。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 的“铜墙铁壁”,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
地指出,“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 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人民群众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教育住房医疗就业” (本文刊载于 2021 年 7 月 2 日《河南日报》,作者
等一件件民生“小事”,虽然看起来零零碎碎,甚至微 系人民论坛杂志社总编辑、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
不足道,却一头连着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 责任编辑:王婷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