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实践理论版6期
P. 15
思想理论版 2021·6
党领导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
马正立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厘清贫困来源,识别
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一部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 贫困表征,明确为了谁反贫困、依靠谁反贫困,并取得
史,就是一部党带领人民摆脱贫困、创造美好生活的 显著成就,提前 10 年实现《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
奋斗史。经过百年来持续向贫困宣战,中国共产党人 展议程》的减贫目标,在人类减贫史上创造了“当惊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继 世界殊”的减贫奇迹,彰显了中国精神和大国担当。
承、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并科学运用唯 始终坚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
物辩证法,历史性地解决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 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建立在批判资本主义私有
绝对贫困问题,走出了中国特色减贫道路,这是中国 制产生贫富两极分化的基础之上。马克思在《资本
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的人间奇迹和书写的时代 论》中认为共同富裕就是“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
华章。 目的”。实现共同富裕,首先要解决的是贫困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贫穷不是社
一、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减贫成就,得 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益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继承和发扬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
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
始终坚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的重要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马克思把贫困的根源归结为资本主义制度,因而预见 心的党中央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施精准扶贫
性地指出,可以通过调整生产关系,引导无产阶级通 方略,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兑现了“全面小康路上一
过自主劳动改善贫困现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 个也不能少”的郑重承诺。随着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基
团结带领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赢得了最广大 本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日益突出。中国共产党人从马
人民广泛支持和拥护,夺取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华 克思恩格斯对贫困状态的划分等理论观点出发,提出
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面对贫穷落后、百废待兴的局 “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继续解决好以发展、
面,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共享为重点的相对贫困问题,继续创造减贫治理的中
运动规律,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国样本、刷新消除贫困的中国速度、诠释实现共同富
的高度,寻找摆脱贫困的路径,着力破除不合理的生 裕的中国价值。
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束缚,通过持续发展生产力、提高 始终坚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至上理论。
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消除贫困。党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
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 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
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 运动”。这充分表明无产阶级运动的群众性和广泛性。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