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0年11期
P. 7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0·11
“世界工厂”的发展模式,对我国抓住经济全球化机 应链,力争重要产品和供应渠道都至少有一个替代
遇、快速提升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 来源,形成必要的产业备份系统。
作用。近几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这次疫情可 现在,全国都在复工复产,我们不应该也不可
能加剧逆全球化趋势,各国内顾倾向明显上升,我 能再简单重复过去的模式,而应该努力重塑新的产
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可能出现重大变化。实施 业链,全面加大科技创新和进口替代力度,这是深
扩大内需战略,是当前应对疫情冲击的需要,是保 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
持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人 的关键。一是要拉长长板,巩固提升优势产业的国
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际领先地位,锻造一些“杀手锏”技术,持续增强高
大国经济的优势就是内部可循环。我国有 14 铁、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领域的全产业链
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 1 万美元,是 优势,提升产业质量,拉紧国际产业链对我国的依
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居民消费优化升 存关系,形成对外方人为断供的强有力反制和威慑
级,同现代科技和生产方式相结合,蕴含着巨大增 能力。二是要补齐短板,就是要在关系国家安全的
长空间。我们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 领域和节点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
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 应体系,在关键时刻可以做到自我循环,确保在极
实现良性循环,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 端情况下经济正常运转。
向,促进总供给和总需求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 我国线上经济全球领先,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发
衡。扩大内需和扩大开放并不矛盾。国内循环越 挥了积极作用,线上办公、线上购物、线上教育、线
顺畅,越能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越有利 上医疗蓬勃发展并同线下经济深度交融。我们要
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 乘势而上,加快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
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越有利于形成参与国际竞争和 设,推动各领域数字化优化升级,积极参与数字货
合作新优势。 币、数字税等国际规则制定,塑造新的竞争优势。
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等收入群 同时,必须看到,实体经济是基础,各种制造业不能
体是消费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约有 4 亿中等收 丢,作为 14 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和实体产业要以自
入人口,绝对规模世界最大。要把扩大中等收入群 己为主,这一条绝对不能丢。
体规模作为重要政策目标,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健 国民经济要正常运转,必须增强防灾备灾意
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 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要大力加强防
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要扩大人力资本投入, 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舍得花钱,舍得下功夫,宁
使更多普通劳动者通过自身努力进入中等收入群 肯十防九空,有些领域要做好应对百年一遇灾害的
体。 准备。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实行中央储备和地方储
第二,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产业链、供 备相结合,实物储备和产能储备相结合,国家储备
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 和企业商业储备相结合,搞好军民融合储备。要优
备的重要特征。这次疫情是一次实战状态下的压 化应急物资品种和储备布局,要合理确定储备规
力测试。我国完备的产业体系、强大的动员组织和 模,全面加大投资建设力度。
产业转换能力,为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物质保障。 在这次抗击疫情过程中,国有企业冲在前面,
我国口罩日产能从 1 月底 1000 万只提高到目前的 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促进产业循环中也起到了关键
5 亿只。同时,疫情冲击也暴露出我国产业链、供应 作用。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
链存在的风险隐患。为保障我国产业安全和国家 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
安全,要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 力量,必须做强做优做大。当然,国有企业也要改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