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0年11期
P. 9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0·11




            需求和发展空间。                                            护人类健康。要深化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规
                第四,调整优化科技投入和产出结构。这次疫                            律性认识,全面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这个
            情防控对我国科技界是一次真刀真枪的检验。科                               旗帜必须高扬。
            技战线既显了身手,也露了短板。要优化科技资源                                   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不断触及自然生态的边
            布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                              界和底线。要为自然守住安全边界和底线,形成人
            的科技研发道路。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这里既包括有形的边界,

                科技发展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保障人                            也包括无形的边界。要完善国土空间规划,落实好
            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科                              主体功能区战略,明确生态红线,加快形成自然保
            学研究要从中凝练重大科学前沿和重大攻关课题。                              护地体系,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在空间上对
            要更加重视遗传学、基因学、病毒学、流行病学、免                             经济社会活动进行合理限定。
            疫学等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加快相关药物疫苗的                                   要增强全民族生态环保意识,鼓励绿色生产和
            研发和技术创新,高度重视信息和大数据技术在这                              消费,推动形成健康文明生产生活方式。要深入开
            些领域的应用。要重视顶层设计,优化基础研究布                              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饮食文化和良好生活习
            局,做强优势领域,完善高校专业设置,加强基础学                             惯,严厉打击非法捕杀和交易野生动物的行为。

            科教育和人才培养,补上冷门短板,把我国基础研                                   第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我国公共卫生
            究体系逐步壮大起来,努力多出“从 0 到 1”的原创                          事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这次疫情防控也反
            性成果。                                                映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还存在明显短板,需要加快
                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形成了不少产学研相结合                            补上。
            的典范,值得认真总结。要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要从顶层设计上提高公共卫生体系在国家治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政府统筹作用,促进资金、技                              理体系中的地位,充实中央、省、市、县四级公共卫
            术、应用、市场等要素对接,努力解决基础研究“最                             生机构,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履职
            先一公里”和成果转化、市场应用“最后一公里”有                             尽责能力。要改善城乡公共卫生环境,加强农村、
            机衔接问题,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价值链。                                 社区等基层防控和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公共卫
                第五,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多次强调,                            生机构、医院感染病科、生物实验室等的规划建设,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                              做好敏感医疗和实验数据管理。要加强卫生健康
            自然、保护自然。这次疫情防控使我们更加深切地                              教育和科学知识普及,提高群众公共卫生素养。在

            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                              这次疫情防控中,中医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及时总
            千年大计,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                              结经验,加强科学论证,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强
            划经济社会发展。                                            中西医结合,不断提高能力和水平。
                恩格斯早就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                                 历次抗击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实践表明,必须加
            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                              快形成从下到上早发现、早预警、早应对的体系,努
            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                             力把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要把增强早期监测预
            类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但过度开发也导致生                              警能力作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的重中之重,完善公
            物多样性减少,迫使野生动物迁徙,增加野生动物                              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要加强疾控、医院、科研单

            体内病原的扩散传播。新世纪以来,从非典到禽流                              位间的信息共享,增强各类已知和新发传染病预警
            感、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病毒,再到这次新冠肺                             能力。■
            炎疫情,全球新发传染病频率明显升高。只有更好                                             (转载自《求是》2020 年第 21 期)
            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才能守                                                 (责任编辑 / 吕亚娟  王  婷)
                                                                                                               7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