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党教3期
P. 56
SJDDJYB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钢巴图义务巡边 30 年
文 | 米德格玛
线非法采挖、偷猎的不法分子就多了起来。这两个季
节也是钢巴图最忙碌的季节,每天一起来,他就会跨
上他的“铁马”—— —辆红色的摩托车,背上他的“铁
疙瘩”——一副有着近 60 年历史的望远镜,在边境
线附近来来回回转上好几趟,不时地停下车东瞅瞅、
西望望。只要发现违法情况,钢巴图总会第一时间
报警,能及时制止的他就及时制止,不能及时制止的
就守在旁边,防止违法人员逃脱。受聘成为护边员以
来,钢巴图为甘其毛都边境派出所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100 余条,堵截临界人员 13 人,截回抵边牲畜 500
多头只。钢巴图平时还积极协助派出所调解矛盾纠
纷,助力派出所实现了管辖边境线连续 10 年无人畜
越界。
钢巴图(中)与边境派出所民警合影
在钢巴图巡边的路上,有一棵年代久远的胡杨树,
是当地的标志性“景点”。“甘其毛都”汉语意为“独
冬日的乌拉特草原上,凛冽的寒风挡不住义务护 木”,就是因这棵古树而得名。说起来,这棵被当地牧
边员钢巴图巡逻的脚步。钢巴图一家三代都生活在中 民尊为“神树”的古树能够保存至今,钢巴图功不可
蒙边境的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镇伊肯查干嘎查。他从 没。“要不是发现得及时,这个‘景点’早就没啦。”说
小就知道那些立着的铁丝网和界碑代表着什么,从小 起当年古树着火的事,钢巴图至今还有些后怕。那是
就熟悉自己家门口这段国境线。也许就是因为这些, 2011 年 8 月的一个早晨,钢巴图像往常一样去边境
他最终走上了父亲曾经走过的那条护边路,成为一名 巡逻,发现古树竟然冒着丝丝黑烟,空气里弥漫着木头
护边员。 烧焦的味道——古树着火了!钢巴图一边给派出所报
“小时候家里穷,每次和父亲去边境巡逻都是骑 警,一边用沙土灭火,火扑灭了,古树的躯干烧出个大
马、骑骆驼,一走一整天……”钢巴图记得小时候和父 洞,枝干枯死了大半,幸而没有全毁。从此,钢巴图每
亲巡边的场景。上世纪 90 年代末,内蒙古边境地区 次巡边都特意绕道来看看古树。
推行“联户互保”“邻里互望”,初步形成警民联防的 在钢巴图家里,最醒目的一面墙上贴着“奖励优
草原 110 雏形。也就是这个时候,钢巴图成为乌拉特 秀护边员 1000 元”的卡片,桌子上整齐摆放着 6 本
中旗第一批草原 110 报警点的勤务人员。2014 年, 优秀护边员荣誉证书。每当看到这些证书,钢巴图总
他又被原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边防支队聘为第一批护边 会绽放出自豪的笑容。“国家相信我,给了我护边的工
员,守护 695 至 697 号界标之间的 11.509 公里边境 作,我感到挺光荣的,很乐意给国家、给老百姓做点好
线。 事。” ■
边境沿线的草原上生长着苁蓉、锁阳、发菜等中 (作者单位 :乌拉特中旗融媒体中心)
药材,也有许多动物出没。每到夏秋两季,到边境一 (责任编辑 / 高旭天)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