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7期理论.indd
P. 27
壮丽 70 年 奋斗新时代·文化篇 / 特别关注
平台。全区各地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节庆和赛事品牌活 十九大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动讲好内蒙古故事,展示内蒙古形象,让更多的人认识 兴盛”的部署要求,调整活动方式和创作思路,提升创作
内蒙古、了解内蒙古、爱上内蒙古。 演出水平、增加服务群众内容,不断拓宽传承创新之路,
努力增强乌兰牧骑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传播力,草原“红
三、坚定文化自信,永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
色文艺轻骑兵”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轻骑兵”
2018 年 8 月 8 日晚,第十五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
乌兰牧骑是内蒙古独特的文化名片,也是全国文艺 化节开幕式别具一格,来自全区 75 支乌兰牧骑的代表
战线的一面旗帜。目前,全区共乌兰牧骑 75 支,是基层 身着绚丽的民族服装齐聚舞台中央宣布草原文化节开
文艺活动的主力军。乌兰牧骑诞生于 1957 年,以“队伍 幕,并表演了民族歌舞剧《我的乌兰牧骑》。该剧是内蒙
短小精干、队员一专多能、节目小型多样、装备轻便灵活” 古第一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
为特点,以演出、宣传、辅导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 目,实现了内蒙古在该项扶持剧目中零的突破。2019 年
神而享誉全国。 3 月,该剧在北京参加了“2019 年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
乌兰牧骑成立 60 多年来,始终坚持植根基层,情 目暨优秀民族歌剧展演”。此外,近年来还有《草原记忆》
系群众,受到广大农牧民的热爱,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 《长调歌王—哈扎布》《明安图》《白骏马》《驼乡新传》《风
关怀。毛泽东同志曾 3 次接见乌兰牧骑队员;周恩来 雨伊林》《乌日苏勒图》《都仁扎那》《天堂草原》《姑娘
同志 12 次接见乌兰牧骑队员并且希望“保持不锈的乌 湖》等众多乌兰牧骑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与观众见面
兰牧骑称号,把革命的音乐舞蹈传遍全国的土地上,去 并屡获大奖。
鼓舞人民”;1983 年 9 月,邓小平同志题词:“发扬乌兰 作为新中国第一支乌兰牧骑,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
牧骑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97 年 7 月,江泽民 始终传承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
同志高度评价:“乌兰牧骑是社会主义文艺战线上的一 民服务的宗旨,长期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以用文艺宣
面旗帜”;胡锦涛同志在内蒙古视察时在基层观看了乌 传党的方针政策,歌唱农牧民幸福生活,为广大农牧民
兰牧骑演出。 送去了欢乐,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成为党的思想宣
2017 年,在乌兰牧骑成立 60 周年之际,习近平总 传队、工作队。进入新时期,在习近平总书记回信鼓舞下,
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亲切回信,希望他 这支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不断展现新作为。党
们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 的十九大召开后,苏尼特右旗的乌兰牧骑队员们编排了
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 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草原记忆》《醒悟》等新剧目,
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 精准扶贫、生态奖补、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全面小康……
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他们以文艺的形式把党的好声音送到农牧民中间,作品
60 多年来,乌兰牧骑始终坚持“人民需要艺术,艺 正能量、接地气、有温度,为广大农牧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术也需要人民”的社会主义文艺本质要求,以坚定地文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这个由一架马车上的文艺轻骑队
化自信和丰富的民族艺术为底蕴,以广阔草原为舞台, 发展而来的基层文艺团体,成为全区乃至全国的学习样
以广大农牧民群众为观众,创作演出了一大批具有突出 板,并先后获得“全区十佳乌兰牧骑”“乌兰牧骑事业特
民族特色、鲜明时代特征、浓郁生活气息的优秀作品。迄 别贡献奖”“北疆楷模”等多项荣誉称号。
今为止,他们累计创作演出 1.3 万多个节目,为农牧民和 一张张草原文化名片,展现着内蒙古的良好形象;
各族群众演出服务36万多场次,观众总数达2.6亿人次, 一个个草原文化品牌,彰显着内蒙古的文化实力。站在
创造了内蒙古乃至全国文艺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新中国成立 70 年历史节点上的内蒙古,正以坚定的文
进入新时代,乌兰牧骑在继续保持服务群众的优良 化自信讲好内蒙古故事,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努力把
传统、保持红色文艺轻骑兵本质的同时,不断探索改革 祖国北疆文化繁荣的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创新之路。他们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艺方向,按照党的 责任编辑:王 丹
2019 年第 7 期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