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实践03期 印刷版 PDF
P. 69
2022年第3期/总第1443期
实践/每月1日出版
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 平总书记强调:“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
策举措。 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
历史充分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 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各族 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
人民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 事业抓紧抓好。”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
在一起,就一定能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 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
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共创中华民族的 期。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只有铸牢中华
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
理论逻辑: 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
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 保证。
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 这个“纲”,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
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五十六个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在
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 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
要向此聚焦。”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 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团结凝聚、共同奋进。历
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深入理 史充分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民族
解这个“纲”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 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大汉族主义和地
针对性。 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
这个“纲”,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 平总书记强调:“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最根
要求。各民族多元一体,既是我们的重要财富, 本的是要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民
也是我们的重要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 族互助,促进民族和谐。”团结固则百业兴。只
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 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
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 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
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 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
统一的内生动力。”当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的广度深度前所未有,民族分布格局发生重大变 这个“纲”,是开创党的民族工作新局面的
化,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更加复杂。只有铸牢中 必然要求。处理好民族关系和民族工作,关键是
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 要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
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 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
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 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
想的渗透颠覆,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 正确道路。经过长期努力,少数民族的面貌、民
民族根本利益。 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
这个“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 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
然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 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调整
女的共同心愿,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需 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只有
要各民族团结一致、凝聚力量、共同奋斗。习近 坚守正确道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