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1 - 实践08期 印刷版 PDF
P. 71
2022年第8期/总第1448期
实践/每月1日出版
开共同体,他指出:“社会不是由 念,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 大意义,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
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 族观、历史观、文化观等的新发 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
此 发 生的 那 些 联系 和 关 系 的总 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 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正是有
和。”马克思从来都是把人放在一 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
定的关系共同体里进行考察的, 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各民族 线,我国各族人民才能传承与发
而不是强调单独的、孤立的、抽象 团结携手,共同迈进全面小康,体 扬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
的个人。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具 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
共同意识的民族,五千年文明灿 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 助的团结精神,牢固树立休戚与
烂不息,历经磨难而不分裂,形成 生动写照。 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
了由 56 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践 共的共同体理念,像石榴籽一样
共同体,是有共同认同价值融通、 行了人民性的中国路径。坚持走 紧紧抱在一起。如今,我国各族
流动、交汇的有机体,是历经五千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 人民当家作主、民生实惠、民心团
年风雨锻造而成的“多元一体” 路,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党的 结的发展现状,向全世界彰显了
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立 民族理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 中华民族强大包容性和凝聚力,
足中国国情,强调铸牢中华民族 族政策,才能更好维护民族团结、 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民族事
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 社会稳定、国家统一。面对复杂 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
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 多变的世界局势,习近平总书记 的清醒认识、科学判断和成功实
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 全面阐述了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 践。
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阐 作者单位:内蒙古党校(行政
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 学院)
包头市首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主题公园在石拐区建成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