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实践11期 印刷版
P. 11

2022年第11期/总第1451期
                                                                                                  实践/每月1日出版



          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焕发出更为强烈的                             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
          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                              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
          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书                              结合。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

          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
          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                              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
          度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                              成不变的教条。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
          史进程。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                              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
          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

          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                              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
          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                              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
          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                              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
          献!                                                   实践。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
             二、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                                 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
          界                                                    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

                                                               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                            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
          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                             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
          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                             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
          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                              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
          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                              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

          所在。                                                  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                            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
          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                             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
          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                              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
          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                              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
          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                              牢扎根。
          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

          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                             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
          新成果,集中体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
          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                            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
          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                           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

              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                            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
          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一
          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                             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
                                                                                                             9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