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实践11期 印刷版
P. 16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 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 (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
通道。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 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
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有 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
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 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
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 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形成国家实验室
体系,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 建设,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强化科技战略咨询,提
设人才支撑 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
技评价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培育创新文化,
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扩大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 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
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 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三)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面向世界
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 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
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 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 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
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
(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 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
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 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
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 索。提升科技投入效能,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
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 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
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
促进教育公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 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
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 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育普惠发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完善覆盖 (四)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
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 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功
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 以才成,业由才广。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尊重劳动、
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
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 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敬
学科。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 业奉献、服务人民。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坚持各方面人
字推广力度。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和 才一起抓,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
管理,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 队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
会育人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 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
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 的比较优势。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
14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