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实践》理论版2021年1期
P. 20
实践视点
乳绒、蒙中药材、饲草、生物质能等六大产业发展规划, 时间,实现全市 1/3 的优质耕地亩均一二三产业综合产
推动形成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布局。主动担当保障国家 值达 2 万元的目标。引进培育中粮、鲁花等 291 家龙头
粮食安全的重任,粮食产量稳定在 60 亿斤以上,牲畜饲 企业,扶持 7000 多个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
养量 2268 万头(只),已成为全国地级市中唯一能够四 建立了紧密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多种产业融合
季均衡出栏的肉羊养殖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有机原 发展模式,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场会在我市召开。
奶、葵花籽、脱水蔬菜生产基地和番茄出口基地。 积极推进农商互联,7 个旗县区全部建成电商产业园,
二是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提升耕地质量。河 入园企业达 1323 家,全国农商互联产销对接会在我市
套灌区有不同程度的盐碱地 484 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 召开。农产品出口 93 个国家和地区,连续 11 年居内蒙
的 44%。我们与清华大学等 17 家科研院所合作,引进 古首位。依托河套特色文化和绿色生态资源,大力推进
73 家企业,进行 21 项改盐新技术试验并推广,5 万亩 农文旅融合发展,民主村、富强村等一批特色村镇获评
盐碱地改良试验示范项目成为全国样板区。2018 年 8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最美村镇,示范引领乡村振兴,休闲
月,全国盐碱地改良技术高峰论坛在巴彦淖尔市举办。 农业和乡村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9 年以来,我们制定涉农涉牧资金统筹整合实施办 五是创建并打响“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
法,整合涉农资金,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提高亩均投入 牌,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价格。2018 年我们成功创建注
标准,同步实施土地整治、土壤改良、节水灌溉等项目, 册并全面打响“天赋河套”品牌,统领优势特色农产品
避免重复建设、资金浪费,逐步达到现代农业生产要求。 走向高端市场。创建当年就荣登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
河套灌区高标准农田全部改造完成后,可新增粮食产量 响力排行榜第二位,2019 年获得中国农业最具影响力
60 亿斤以上。 品牌、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第二十届中国绿色
三是加强平台载体建设,科技支撑、示范带动现代 食品博览会金奖等十项大奖。专门成立绿色产业统筹
农牧业发展。引进整合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生产模式,建 发展办公室、巴彦绿业公司,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该
设中美金伯利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天赋河套”中韩智 品牌。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合作,组建“天赋河套”农
慧农业示范园等 5 个中外合作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成 产品质量联合管理中心,制定 183 项绿色有机农畜产
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200 万亩、农牧业示 品生产加工标准,严格按标准授权、奖励、监督、退出,
范园区 130 个、田园综合体 29 个,正在建设黄河流域西 倒逼生产经营主体生产高品质产品。建成“天赋河套”
北地区种质基因库,积极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 总部基地,在全国各地布局“百城千店万柜”,京东、淘
范区,示范带动和倒逼农牧业经营主体转变生产方式,直 宝等旗舰店上线运营,建成“天赋河套·盒马鲜生羊
接与先进生产技术和模式接轨。加强与中科院、农科院 肉小镇”,优质特色农产品进入北上广深市场。授权的
等科研院校合作,成立了傅伯杰院士生态治理与绿色发 53 款优质产品实现溢价 30% 以上,带动全市农产品整
展院士专家工作站,柔性引进 30 多位知名院士和权威专 体溢价 15% 以上。“天赋河套”品牌已成为带动优质
家,为我市生态治理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农产品进入高端市场、实现企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重
四是坚持亩均效益论英雄,推动农牧区一二三产 要引擎。
业深度融合发展。市委提出“亩均效益论英雄”的理念, (作者系巴彦淖尔市委书记)
通过品牌引领、龙头企业带动等综合措施,力争用 3 年 责任编辑:王丹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