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理论3期
P. 24

理论建设



               而没有政治。”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民主法治素养、平                            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才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

               等公正心态、社会监督能力等作为支撑,官僚主义、贪                            神文化产品,为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打下坚实的物质基
               污腐败、特权意识的社会土壤就无从铲除,干部清正、                            础。
               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就无从实现。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二是提高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领域的引领力、塑

               也是建设现代经济体系、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必然要                             造力、凝聚力。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
               求。在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占据主导地位,只有提高人                            前进方向,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必须坚持贯彻党的理论

               民群众的科学素养、技术水平、劳动管理能力,才可以                            路线方针政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
               从根本上提高劳动生产率。正所谓物质变精神、精神                             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马

               也可变物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来说,                             克思主义是经受住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实践反复检验
               只有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带动                            的科学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精神力量建构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进步。                           的科学基础。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

               就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来说,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也是                            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尤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
               增强民族凝聚力、捍卫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必由                             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之路。                                                 义思想的指导思想地位,培养广大干部的共产主义远
                                                                   大理想,引导人民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
                    三、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实现路径                                想。要加强“四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

                                                                   会主义教育,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
                   一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提升高质量文化产                           成的伟大精神,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

               品的供给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必须提                             反对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历史
               供丰富的、高质量的文化产品,而人民精神力量的增                             虚无主义等各种瓦解斗志、涣散人心、破坏团结、违背

               强,又会对文化产生新的更高的需求。文化产品的生                             历史趋势的错误社会思潮,自觉抵制各种形式的有神
               产力与文化体制的关系,同样符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论、封建迷信、极端主义思想。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

               的对立统一关系。要解放和发展精神生产力,就要按                             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民群众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
               照党中央要求,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形成科学有                             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要弘扬社会
               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                             主义荣辱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

               微观运行机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                             育。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
               展的文化产业格局,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                            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引

               化市场体系。要加强资金投入,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导人民群众树立紧跟时代、积极进取、创新创造、奋发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有为的精神状态,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自觉克服拜金
               一体化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                             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性文化活动,加强国家重大文化设施和文化项目建                                  (作者系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
               设。要发展文化产业,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加快                             史教研室主任、教授)

               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只有                                                              责任编辑:高旭天
               22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