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19年6期
P. 56
SJDDJYB 身边故事
收音机的故事
文| 李 强
前几天收拾屋子,突然翻出儿 耍,他第一次从这神奇的小盒子 迫不及待戴上耳机打开收音机,
时玩耍过的“菊花牌”半导体收音 里听到了连阔茹先生的《东汉演 在那段时间,我听完了单田芳先
机,虽然破旧不堪,但仍能发出吱 义》,既惊讶又爱不释手。后来, 生的《三侠五义》《白眉大侠》《三
吱扭扭的声音。这台收音机是父 三叔为了能够从收音机里听到各 侠剑》《童林传》《隋唐演义》《乱
亲在 80 年代初购买的,也是当时 种奇闻异事,放学后常常往同学 世枭雄》《水浒外传》,先生抑扬
家里唯一的家用电器。 家里跑,同学的母亲为了让他们 顿挫的语调,栩栩如生的模仿,至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收音机还 一饱耳福,把收音机放在家门口, 今让我如痴如醉。
是稀罕物件,能拥有一台收音机是 他们几个小伙伴常常坐在院子里 后来,随着 MP3、CD、手机内
让人极为羡慕的事情。当时的农村, 不知疲倦地听到天黑才回家。后 置收音机、车载收音机的出现,笨
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就是 来,三叔听说矿石收音机很便宜, 重的老式收音机也慢慢遗落在角
这个神秘的小匣子,几乎村村牵有 他便每天从伙食费里省出一毛 落里。2011 年,我拥有了自己的
高音喇叭,连接着无线广播,每天播 钱,几个月下来,终于组装出一台 第一辆小汽车,每天上下班,还是
放新闻、相声、戏曲。 属于自己的收音机。 习惯打开收音机收听国内外新闻。
我的父亲至今仍清晰地记得, 我的小学老师李治功是位收 党的十九大开幕那天,我正在前往
1970 年,正在田间劳作的他就是 音机收藏爱好者,家里大大小小收 锡林郭勒盟出差途中,就是通过车
通过村里的大喇叭得知东方红一 音机满满当当地摆放了一个屋子, 载收音机聆听了十九大报告。
号卫星发射的消息,收音机里传来 其中也有我家里的那台“菊花牌” 现如今 , 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
的《东方红》歌曲,更让他们兴奋 收音机,课余时间,我经常到李老 发展 , 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越来越
不已。 师的“收音机博物馆”参观,贪恋 多元化,从电视、网络 , 再到现如今
现在,提起“三转一响”很多 地倾听李老师讲述关于收音机的 的移动互联网 , 海量信息走进了千
人不知道是什么。在当年,这个名 故事。 家万户,但广播始终在人民的生活
词指代的四件财物,可是小康生活 在我读初中的时候,父亲送 中占据着一席之地。
的标志,也是人们结婚时令人羡慕 给我一台红色的收录两用机,既 清晨夜幕,走在城市的街头
的“标配”。“三转一响”其中的“响” 可以听广播,还能放磁带听音乐。 巷尾,年长的老人依旧手持老式
指的就是收音机。 每逢周末,我便窝在被窝里收听 的收音机收听国内外新闻和戏曲
七十年代初,我的三叔李占 单田芳先生的评书,母亲在厨房 评书,赶路的司机们依旧会打开
祥到宁夏大武口的大姑家去寄 忙碌着,空气中飘荡着煮熟的地 车载电台收听喜欢的节目,心情
读,在寄读期间,他迷恋上了收音 瓜香味。2001 年,我应征入伍, 也随着电波飘荡起伏。■
机。三叔的同学马永飞家里有台 花了 620 块钱买了一台“德生” (作者单位 :鄂尔多斯市鄂托
日本收音机,有次去同学家里玩 牌收音机,每天晚上熄灯后,总是 克旗人社局)
54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