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19年6期
P. 58

为了民族复兴                                 ·英雄烈士谱








             打造“战略轻骑”的人民功臣——罗炳辉




                 罗炳辉,1897 年出生在云南彝良一个贫苦农民家                     名义,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
             庭。1915 年入滇军当兵,作战勇敢,从士兵升至营长, 从事统一战线工作。1939
             参加了讨袁护国战争和北伐战争。因对军中腐败现象                          年任新四军第 1 支队副司
             不满和对旧制度的仇恨,他很快接受了进步思想,于                          令员、第 5 支队司令员,率
             1929 年 7 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 11 月,他率                   部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
             部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团长、旅长、纵队长、 1940 年后任江北指挥部副
             军长等职。                                            指挥兼第 5 支队司令员、第
                 在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中,他采取灵活机                       2 师师长兼淮南军区司令
             动的战略战术,指挥所部参加了龙冈、广昌、莲塘、南雄                        员等职,为巩固和扩大淮南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
             水口、建黎泰、黄陂、草台岗等战役战斗,连战连胜。在                        献。
             完成艰险任务中,他智勇兼备,屡立战功,曾获中央革                             解放战争时期,罗炳辉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
             命军事委员会颁发的二等红星奖章。第五次反“围剿” 东军区副司令员。虽身患重病,他仍亲临前线部署作
             开始不久,他担任红 9 军团军团长,率部参加广昌保卫                       战。1946 年 6 月 21 日在兰陵突然病情恶化,不治逝世。
             战,并护送北上抗日先遣队出征过闽江。1934 年 10                          罗炳辉用毕生的精力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人生最
             月率部参加长征,途中屡担重任,掩护中央机关和红军                         快慰的是真正勇敢地牺牲个人的一切利益,最热诚努
             主力北上,表现出高超的指挥艺术。中央军委赞誉红                          力地为民族独立、自由解放而斗争,尤其要为劳动大众
             9 军团为“战略轻骑”。                                     的解放和利益,以真理、正义、公道为人类的幸福而斗
                 全面抗日战争初期,罗炳辉曾以八路军副参谋长                        争。”■


             年轻有为的红军政委——陈海松




                 陈海松,1914 年生于河南罗山宣化店李陈洼村                      城。他要求全军政治干部都
            (今属湖北大悟)。1930 年春参加童子团,任大队长。 能指挥打仗,他说:“政治干
             同年 7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不久加入中国共产主义                        部一定要学会打仗,不会打
             青年团。1931 年春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 4 军第                      仗的政治干部是无法做好政
             12 师 36 团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 治工作的。”
             红 9 军第 25 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                        1936 年 10 月,陈海松率部西渡黄河,参加一条
             和川陕苏区反“围攻”。                                      山、平大古凉等战役战斗。1937 年 3 月 12 日,指挥所
                 在万源保卫战中,陈海松以强有力的政治工作,率                       部在甘肃省临泽县梨园口与国民党军激战。为掩护总
             所部坚守大面山 135 天,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六路                       部和兄弟部队安全转移,顽强阻击数十倍于己之敌达
             围攻”起了重要作用。1934 年 11 月他任红 9 军政治                   六七小时之久,直至壮烈牺牲,年仅 23 岁。
             委员。1935 年参加长征,南下川康边,率部参加懋功、                          朱德总司令为红军失去一位出色的高级指挥员而
             绥崇丹懋等战役,期间,他经常和军长各带一两个师单                         深感痛惜,在抗日战争期间,他曾多次说,陈海松是四
             独作战。                                             方面军最年轻有为的军级干部,可惜牺牲得太早了,如
                 在攻打宣汉战斗中,陈海松一直在前沿指挥,被敌                       果他现在活着,一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人手榴弹炸伤右腿,仍坚持不下火线,直到攻克宣汉                                                     (责任编辑 / 高旭天)
             56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