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0年11期
P. 16
SJDDJYB 特别策划
落实机制等内容。 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 需求的主要来源,形成需求牵引供
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 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
三、需要说明的几个重点问 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切实转变发展 平衡。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
题 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 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
力变革,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 环。推动形成宏大顺畅的国内经济
建议稿提出了一些重要观点和 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 循环,就能更好吸引全球资源要素,
论述。这里,就其中几点作个简要 向往。 既满足国内需求,又提升我国产业
说明。 第二,关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 技术发展水平,形成参与国际经济
第一,关于以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 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为主题。建议稿提出,“十四五”时 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 第三,关于“十四五”和到 2035
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 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 年经济发展目标。在征求意见过
展为主题,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 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 程中,一些地方和部门建议,明确提
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 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改革开 出“十四五”经济增长速度目标,明
学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 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 确提出到 2035 年实现经济总量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世 加入国际大循环,市场和资源“两头 人均收入翻一番目标。文件起草
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 在外”,形成“世界工厂”发展模式, 组经过认真研究和测算,认为从经
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 对我国快速提升经济实力、改善人民 济发展能力和条件看,我国经济有
须强调的是,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 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随着 希望、有潜力保持长期平稳发展,到
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 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变化,逆全球化趋 “十四五”末达到现行的高收入国家
量发展。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势加剧,有的国家大搞单边主义、保 标准、到 2035 年实现经济总量或
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 护主义,传统国际循环明显弱化。在 人均收入翻一番,是完全有可能的。
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 这种情况下,必须把发展立足点放在 同时,考虑到未来一个时期外部环
的矛盾,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 国内,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 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存在
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就要求我们 展。我国有 14 亿人口,人均国内生 不少可能冲击国内经济发展的风险
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 产总值已经突破 1 万美元,是全球最 隐患,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影
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大和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具有巨大 响深远,世界经济可能持续低迷,中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 增长空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遭遇 长期规划目标要更加注重经济结构
变局,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复 过很多外部风险冲击,最终都能化险 优化,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在
杂。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积极 为夷,靠的就是办好自己的事、把发 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
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挑 展立足点放在国内。 党中央的建议主要是管大方
战,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提高发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扩大 向、定大战略的。综合考虑各方
展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 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 面因素,建议稿对“十四五”和到
综合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有效维 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 2035 年经济发展目标采取了以定
护国家安全,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 国民经济良性循环。要坚持供给 性表述为主、蕴含定量的方式。编
会和谐安定。经济、社会、文化、生 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提升供 制规划《纲要》时可以在认真测算
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 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打通 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量化目标。
要求。 经济循环堵点,提升产业链、供应 第四,关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必 链的完整性,使国内市场成为最终 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