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0年11期
P. 19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0·11
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 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 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
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
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 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 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
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 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 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
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 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 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
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 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
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 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 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
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 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 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
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 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 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
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 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 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
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 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 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 目标基本实现;形成对外开放新格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
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 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
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势明显增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 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 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 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
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 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 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 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 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 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平安中国建 5.“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
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 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 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 军队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
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 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
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 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
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 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
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 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
3. 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 会发展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党的十九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
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 4.“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 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
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即 展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 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
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 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 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 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 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 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 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
义现代化强国。展望二〇三五年, 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 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
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 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
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 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 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 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 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
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 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 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 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