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7期理论.indd
P. 46
实践探索 / 他山之石
【写在前面的话】
近日,“壮丽 70 年 奋斗新时代”全国党刊全媒体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四川采访活动举行,百余名党刊
编辑、记者通过几地的走访领略了四川省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方面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本刊记者立足本次主题采访,结合近年来四川省文旅发展的实践与经验,特撰写本文,期待对内蒙古文化与
旅游的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大势所趋 正当其时 大有可为:
文旅融合的四川实践
本刊记者 田旭东
文化与旅游,是“诗”与“远方”的一拍即合。在拥 府之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绝佳的生态旅游资源。三星
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的四川,“诗”与“远方”擦 堆、九寨沟、大熊猫,这三个“大 IP”联袂为四川文旅代
出的火花更是绚烂又独具韵味——大熊猫、大九寨、大 言,尽显天府之国的独特魅力。
峨眉、大香格里拉、大蜀道等国际旅游品牌交相辉映,现 四川有得天独厚的“世界级”文旅资源。四川是中
代都市、乡村古镇、民族风情、森林疗养、温泉阳光等休 国的世界遗产大省,是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最多的省份
闲度假产品精彩纷呈,自驾露营、节庆赛事、会议会展、 (全国 10 个,四川占 3 个),且类型最为齐全,囊括了世
研学考察、美食购物等深度体验项目备受追捧,山地运 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三类。
动、科考探险、养生养老、观花赏鸟等新兴旅游产业异军 九寨沟、黄龙、都江堰 - 青城山、峨眉山 - 乐山大佛、大
突起…… 熊猫栖息地在全世界享有盛誉。四川还拥有联合国教
长期以来,四川文化旅游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 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美食之都”“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弱到强的艰苦探索,2018 年实现突破万亿元大关的 等世界城市品牌。
10112.75 亿元,四川旅游业成为增速最快的产业之一, 四川有数量庞大的“国字号”文旅资源。拥有国家
旅游经济总量已位列全国第四,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省 级森林公园 38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1 个,国家地质
到旅游经济强省的飞越。 公园 16 个,国家湿地公园 29 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8
“大势所趋、正当其时、大有可为”,四川省委书记彭 座,国家A级旅游景区565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8处;
清华概括了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的趋势和前景。面对 三星堆、金沙、蜀道等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库 9 处,全省
新形势、新机遇,四川省正朝着文化强省、旅游强省、世 文保单位、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居全国前三位。
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宏伟目标加速前进。 四川更有绚丽多彩的历史人文底蕴。四川是嫘祖、
大禹、华胥、女娲、望帝等历史和传说人文始祖诞生地,
大名气:立足“家底”创品牌
是茶文化、竹文化等东方文明符号性文化发源地,是红
4 月 15 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公布了四川省 军长征等红色文化重要发源地。李冰、诸葛亮、李白、杜
文化旅游新宣传口号“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新 甫、苏轼等或生于四川,或在四川创下不朽功绩,四川历
口号集四川人文历史、自然生态于一体,充分展现了天 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深入实施,极大地丰富和提升
44 实践·思想理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