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实践01期 最终印刷版 PDF
P. 31

2022年第1期/总第1441期
                                                                                                        实践/每月1日出版




          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这就决                    展规律来看,仍然要坚持发展是第                    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制度保障。进
          定了中国走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                    一要务的基本理念。这就要求我                     入新时代,要实现共同富裕还需在
          价值必要性。                             们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                    完善初次分配制度和再分配制度
              综上所述,无论是对社会主义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转变,                    的基础上,依靠道德原则、精神力

          本质的认识,还是社会主义本质的                    从科技创新、深化改革、绿色发展                    量的作用,以募集、捐赠和资助等
          实现,都决定了中国必须拓展出一                    等方面进行突破,全方位地促进产                    公益慈善方式进行第三次分配,从
          条区别于西方又超越西方的道路,                    业全面升级和转型,为实现共同富                    而形成积极、主动、和谐的互助式
          这条道路正是以共同富裕为核心                     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再分配格局。
          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从制度层面讲,新时代实现共                      从社会层面讲,新时代实现共

                                             同富裕要采取既普惠又分层的制                     同富裕必须要强化经济问题社会
            实现共同富裕:                          度设计,为“共同”提供保障。从生                   解决的效力。在收入不平等的背
               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中国方                   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出发,                    后隐藏的是人们发展的机会、权利
          案的现代化超越                           “富裕”代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不平等的问题。因此,解决贫富差
                                                                                距不仅仅是一个财富再分配问题,
              追求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                                                      还涉及一系列权利和利益的调整,
          化新道路既是对原有现代化道路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                  而权利和利益的调整必然会牵涉

          的经验总结,也是对新发展阶段道                      矛盾叠加的转型期,解决不                     诸多方面、诸多领域。在实现共同
          路的确认。在这条新道路上,我们                      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面临诸多                     富裕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提升社会
          必须继承以往的优秀成果,大力发                      挑战,从客观环境和经济发                     治理效能、提供基本社会保障和公
          展生产力,并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                      展规律来看,仍然要坚持发                     共服务等办法来解决那些依靠经
          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在更高质量                      展是第一要务的基本理念。                     济手段无法解决的问题。对此,一

          解决共同富裕过程中实现中国方                                                        是加大社会投资,促进公共产品、
          案的现代化超越。                                                              公共服务均等化,最大限度维护公
              从经济层面讲,新时代实现共                  水平,“共同”代表着社会关系的性                   众享有公共资源、公共服务的平等
          同富裕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生                    质,二者分别反映了社会成员对于                    权利,尽可能保证人们权利平等、
          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在                     财富的拥有、占有情况。也就是说,                   机会平等。二是建设好社会保障
          马克思、恩格斯那里,生产力的发                    共同富裕实际上内在规定了实现                     体系,不仅要在基础性、普惠性、兜
          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解放和                    这一目标所需的经济基础和制度                     底性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发力,

          发展生产力则是共同富裕实现的                     保障。而作为生产关系中最直接                     还要谋划和推进社会保障的层次
          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来,                 反映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分配                     性和丰富度,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
          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实现了历史性                     制度,直接决定着人民获得物质财                    化保障需求。三是着眼于长远,加
          跨越,已经基本建立起了一个相对                    富的比例和公平享有物质财富的                     大教育投资,为所有人提供公平的
          完整的工业体系,并且历史性地解                    水平。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致力                    受教育机会,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
          决了中国人民绝对贫困问题。当                     于构建以人民为中心、以共同富裕                    和专业技能,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

          前,我国正处于新旧矛盾叠加的转                    为目标的分配制度,并形成以按劳                    环境,从而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持
          型期,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面                    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                    久动力。
          临诸多挑战,从客观环境和经济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为实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
                                                                                                            29
                                                                                                            29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