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实践01期 最终印刷版 PDF
P. 69
2022年第1期/总第1441期
实践/每月1日出版
这片财富守好护好,把他们的伟业 大气环境、森林游憩等方面提供的 民宿是租用村民闲置房屋打造;景
和他们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董存 生态服务价值就达 2.67 亿元。山 区在旅游旺季可稳定带动百余人就
战表示,接过父辈传来的接力棒,就 上 3000 多万株以华北落叶松为主 业,人均年增收一万五六;同时还带
要克己奉公,勤勉敬业,一张蓝图绘 的 20 多种树木,连绵铺开在几十个 动了周边村民农副产品销售。卢家
到底,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 山头,绘成松林海洋。林荫下,40 多 营村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和全国乡
障再添新绿。 种花草争奇斗艳,120 余种药材欣荣 村旅游重点村。
苏木山林场的后来者们始终恪 丰茂,40 多种动物悠然自得,山泉叮 走进村里“常心宽农家乐”,48
守着“三分造林,七分管护”的经营 咚,溪水潺潺,置身其中,如临仙境。 岁的李美桃正在收拾前厅。她说:“自
总则,他们爱场如家,爱树如命的秉 兴和县也把这一绿色瑰宝作为 从苏木山环境好了以后,我们的日子
性代代相传。建设景区时,步行栈 打开旅游业发展大门的“金钥匙”, 也变好了,打工有去处,还能自己开
道从山脚一直铺至山顶,途经的树 引进市内企业开发旅游业。经过几 店当老板。”李美桃的红火日子是当
木却一棵都没有锯掉。这是苏木山 年的投资建设,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地村民的幸福写照,依托苏木山旅游
人对树的深情。 基本能够满足中短期游客的需求。 业发展,当地人均年增收 5000 元。
兴和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孙 苏木山被评为国家 4A 级景区,年接 卢家营村党支部书记许青介
江介绍,兴和人追逐生态优先、绿色 待游客 20 多万人次,成为兴和县旅 绍,每逢年节,村干部都会积极组织
发展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歇。全县森 游发展的龙头,吸引着京冀晋等地 返乡过节的年轻人召开座谈会,向
林面积由 2000 年的 63.32 万亩增 区大批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大家介绍村里的发展,了解年轻人
加到现在的 131.6 万亩,森林覆盖 在苏木山脚下的卢家营村,因 的打算。这些年,已有不少外出青
率由 2000 年的 12% 提高到现在 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全村常住户 143 年决定返乡支持家乡建设。卢家营
的 24.8%,草原面积由 2000 年的 户 285 人,其中 80 岁以上的老人就 村干部兰婷婷便是其中之一:“我爷
58.05 万亩增长到现在的 149.66 万 有 44 人;不仅如此,依托良好的地 爷、我父亲都和董老一起种过树、护
亩,林草覆盖度由 2000 年的 23% 理优势,村民们还吃上了“旅游饭”。 过树。董老不仅给我们留下了绿洲,
提高到现在的 53%。党委、政府有 现在的“卢家营生态小镇”,白墙黛 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我大学毕业
决心,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也热情高 瓦与绿水青山相融合,原生态自然 就回到家乡,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棒,
涨,每到春秋两季植树季,群众都会 风光旖旎。51 间民宿点缀其间,错 立志建设好家乡。”
以多种形式投入到建设绿色家园的 落有致,布局舒适。内蒙古青山旅 苏木山的茫茫绿海,翻涌着几代
战役中。 游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庆介绍, 人的信仰,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记者手记:
富 绿
用实际行动诠释绿水青山就 巍巍青山,重叠着几代种树人负重奋发的铿锵步伐;林海涛涛,万
是金山银山 顷碧波涌动着创业者的激情热血。苏木山的建设者们不但给后人留下
了一笔丰厚的物质财富,同时也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信念坚定、
今天的苏木山不仅以草原森林 艰苦奋斗、团结奉献、绿色发展,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
奇特景观闻名于世,全年平均 4.2℃ 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同时也已经成为兴和县建设美好绿色家园,筑
牢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巨大力量源泉和强大精神支柱。
的气温,更是赢得避暑纳凉好去处
作者单位 :乌兰察布日报社
的赞誉。仅苏木山 20.5 万亩森林资
责任编辑 :吕亚娟
源每年在涵养水源、固炭释氧、净化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