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实践06期 印刷版 pdf
P. 50
党建
基础上又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才飞地”,为各类市场主体牵线搭 际困难,体现出诚意,增强人才的获
“1+N+X”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桥,吸引更多人才为自治区高质量 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呼和浩特市突出以“三引进一 发展贡献力量。各盟市立足自身特 自治区以最大的诚意引进、用
培养”推进人才工作“强心活点”, 色优势,明确差异化发展突破口,推 好人才,通过整合服务资源、织密服
研究编制《呼和浩特“人才强心”行 动各个点都“活”起来。 务网络,健全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为
动发展规划》,出台《呼和浩特市吸 呼和浩特市启动和林格尔新区 人才工作、生活提供优良条件和环
引人才政策 10 条(试行)》,构建起 人才科创园、内蒙古(呼和浩特)人 境,用心用情构筑留才“避风港”,竭
了更具吸引力的政策体系,不断推 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着力打造 力让人才享受高质量的礼遇。
进“强心活点”各项工作做细做实。 北疆人才改革创新引领区,草原英 巴彦淖尔市制作“河套英才”风
包头市出台重点产业领域中高 才集聚发展新高地,科技创新和成 采录、“万名专家人才服务基层”活
端人才引育、青年人才引进、高层次 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动系列宣传片等,通过广播、电视、
人才服务 3 项人才新政,细化科研 赤峰市通过实施“人才飞地” 网络等多种渠道开展宣传,营造尊
服务、人才评价等配套措施 47 项, 引才工程,拓宽引才渠道。该工程 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建立健全
全市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人才 以京蒙协作为依托,将赤峰市的资 《进一步关心关爱专家人才十三条措
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有效激发、人才 源和产业与首都相关资源有机结 施》,为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配备“服
发展环境持续向好,人才资源总量 合,借助首都的技术、人才、产业等 务专员”队伍、创设人才沙龙,让各
保持全区领先。 集聚优势,培育产业发展,促进科技 类人才在巴彦淖尔有用武之地,无后
自治区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积 创新,加快成果转化,成功打造京蒙 顾之忧。继续健全完善网上人才服
极做好顶层设计,不断改革创新人 协作(亦庄·赤峰)科创产业园,形 务“一站式”平台功能建设,为引进
才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为高质量 成“研发孵化在北京、转化落地在赤 人才提供“一条龙”高效优质服务。
推动人才工作开启“快车道”。 峰”的反向飞地孵化器。 乌海市出台引进人才在使用事
围绕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 业编制、发放购房补贴、配偶就业、
搭建平台 重大工程项目和重点产业领域,我 科研及创新支持、子女入学、周转住
打造用才“大舞台” 区突出打造一批功能齐全的创新创 房、企业奖补、“服务绿卡”等多个方
业载体,为人才充分发挥才能提供 面的实施细则,为各类人才提供优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吸 了良好平台,也为全区产业发展注 质高效的服务。根据不同人才的特
引人才,关键在于有一个能够充分 入了生机与活力。 点,按照人岗相适原则,把他们放到
发挥人才特长的平台,让人才能够 重要岗位上培养历练,充分发挥他
真正拥有用武之地,看到发展前景。 用心用情 们的个人价值。建立领导干部联系
是否能够打造一个优质的引才平 构筑留才“避风港” 专家制度,充分听取专家的意见建
台,是一个城市能否拥有吸纳人才 议,为各类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创造
能力的重要因素。 环境好,则人才聚、则事业兴。 良好条件、搭建广阔舞台。
自治区综合地区发展水平、区 人才引进,引才是基础,用才留才是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内蒙古
位条件优势、科技创新能力等因素, 关键,留才要有诚意。必须要建立健 正敞开怀抱欢迎八方贤士,汇聚蓬
有序推进“呼包鄂乌”城市群和赤 全人才培养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力 勃发展的智慧和力量,奋勇拼搏,中
峰、通辽“双子星座”引才育才平台 度,增强人才的充实感、成就感。还 流击水,为建设祖国北疆亮丽风景
载体建设,升级打造“科技飞地”“人 要提高人才服务水平,为人才解决实 线不断注入强大动力。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