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实践12期 印刷版PDF
P. 79

2022年第12期/总第1452期
                                                                                                        实践/每月1日出版




          组织的数量逐年增加,他们以投资                    纪录;阿木爷爷的木工视频让海外                    拉回到客观现实的轨道上来。一
          建厂、项目合作、劳务输出、文化交                   受众见识到中国传统技艺的精湛,                    个古老又充满朝气的现代中国展
          流等形式融入东道国的生活,这种                    榫卯结构中蕴藏的古老智慧在海                     现在世界面前,“相互尊重,平等相
          近距离的接触有时胜过媒体的千                     外平台圈粉数百万,收获 2 亿播放                  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开放

          言万语,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                    量……互联网时代,作为个人化的                    包容,互学互鉴”等中国传统智慧
          载体。                                国际传播主体,自媒体传播更具丰                    也在“天下一家”的叙事中为更多
              中国石化在推动中沙两国能                   富性与真实感,为世界提供了更多                    海外受众所理解。
          源领域多项务实合作的同时,还成                    读懂中国、爱上中国的机会。                          另一方面,关注人类社会面对
          立了中石化沙特培训中心,当地学                                                       的共同问题,在环境保护、生态平

          员在这里既能学到专业知识,拓宽                       挖掘更多中华文明的精髓                     衡、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具有现实公
          就业渠道,又能学到中国传统文化                                                       共性与潜在风险性的议题上发出
          课,增进对中国的了解。三峡巴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                   中国声音。截至 2022 年底,中国
          公司在巴西的水电站、风电站为当                    报告中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                    已与 38 个发展中国家签署 45 份
          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公                    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                    气候变化合作文件,实施 3 个低碳
          司还与巴西生物局合作,用创新技                    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                    示范区建设项目,开展 42 个减缓
          术助力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                     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                   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累计在华举

          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与“一                    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这意                    办 45 期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
          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开展交流                     味着中华文明将为国际传播能力                     线下培训班和 7 期线上培训班,为
          合作……以中国石化、三峡巴西公                    建设提供更有力的价值支撑。                      120 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约 2000
          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为代表的企                        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之所以                   名气候变化领域的官员和技术人
          业在海外承担社会责任、推动可持                    能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其根本                    员,持续为发展中国家积极应对气
          续发展、加强跨文化融合的案例,                    原因在于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候变化不断作出中国贡献。

          生动诠释着开放、合作、互利、共赢                   灿烂辉煌、博大精深、开放包容,                        更重要的,是既做到换位思考,
          的精神。他们以实际行动讲好了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推动中华文                     又做到坚守本真。要树立国际化
          中国企业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共                    化的国际传播,需要深入挖掘中华                    视野,培养国际化思维,从不同受众
          享发展的故事,展现了充满活力、                    文明的精髓,挖掘更多中华文化符                    群体出发,以不同历史沿革和语言
          和谐文明、清洁美丽、互利共赢、和                   号,积极寻求全人类的文化共识和                    习惯下的人群的视角,推进中国故
          合共生的中国形象。                          共同价值。                              事的全球化、区域化和分众化表达。
              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                      一方面,注重古老与现代的连                  在换位思考的同时也要做到坚持本

          猛进以及社交媒体和视频平台在                     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充满中                    真。要扎根中华文化的深厚沃土,
          全球的普及,个人为创作主体的自                    华文化底蕴的“二十四节气”倒计                    立足当下时代背景,以高度的文化
          媒体也成为值得关注的国际传播                     时惊艳世界;闭幕式上,“折柳寄                    自信和强大的文化定力,更好地提
          有生力量。像短视频创作者李子                     情”让世界看到了古代中国人的                     炼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向世界传
          柒以乡野古风生活为创作对象,展                    含蓄与浪漫。与此同时,借助人工                    递中国独特的文化精髓,答好大变

          现中国传统美食、传统文化等方面                    智能、机器人、LED、AR(增强现                  局中的国际传播之题。
          的内容,在海外平台创下 1410 万                 实)等技术呈现出的一个个生动优                        作者单位:中国外文局中东欧
          的“中文频道订阅量”吉尼斯世界                    美的画面,又将世界对中国的认知                    与中南亚传播中心
                                                                                                            77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