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党教版12期 印刷版PDF
P. 15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1·12




            进经济转型,全力以赴调结构、转功能、提质量,在生态环                          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和创新联合
            境有效保护、能源资源高效利用、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的基                           体。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政府投入刚性增长机
            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无论发展环境、发展条件                            制和社会多渠道投入激励机制,改革创新重大科技项目
            如何变化,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短                            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完善科技评价机制,加强知识产权
            视做法必须彻底摒弃,过度依赖资源开发、资源消耗推动                           保护,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实施一流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
            产业发展的不当做法必须彻底摒弃,高耗能、高排放项目                           引育工程,最大限度集聚和用好各类创新资源。大力弘

            必须坚决严控,落后和过剩产能必须坚决淘汰,不顾可用                           扬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营造崇尚创新、激励创新、包容
            财力过度举债搞建设、不顾产业基础盲目投资和重复建                            创新的社会氛围。
            设的行为必须坚决杜绝。                                             (二)推动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绿色低碳转型。
                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动经济                          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大力发展智慧能源,加快形成多种能
            发展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由粗放高碳型向                            源协同互补、综合利用、集约高效的供能方式,提升能源
            绿色低碳型转变、由分散低效型向集约高效型转变,加快                           供给质量、利用效率、减碳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国
            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把优化布局作为建设现代化                             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推动内蒙古由化石能源大区向
            经济体系的先手棋,立足主体功能定位和资源环境承载                            清洁能源大区转变。严控煤炭消费增长,严控煤电项目,
            能力,科学调整国土空间、产业基地、区域经济、城乡建设                          有序调整能源生产结构,优先发展急需紧缺的优质资源

            布局,统筹优化重大生产力、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布                           品种,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向产业高端化、产品精细化方
            局,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要坚持创新在                            向发展,着力淘汰碳排放量大的落后产能和生产工艺。高
            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创新作为建设现                            度重视煤炭清洁利用,积极发展非煤产业和低碳经济,逐
            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大力实施“科技兴蒙”行动,改                          步形成煤炭产业和非煤产业占比合理、良性互动的产业
            善创新生态环境,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培育壮大高质量                           格局。全力推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开发
            发展新动能。要加快构建绿色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                            利用,建设一批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在全国率先建成
            深入实施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和质量提升行动,推动传统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率先构建以新能源为
            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到二○二五年新能源装机规模超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过火电装机规模、二○三○年新能源发电总量超过火电
               (一)加快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把加强科技创新                            发电总量。广泛拓展新能源场景应用,大力发展新能源
            作为最紧迫的任务,坚决打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攻坚战,                           装备制造业和运维服务业,壮大风光氢储四大产业集群,

            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紧扣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                             推动新能源产业从单一发电卖电向全产业链发展转变,
            新链,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在乳业、稀土新材料、碳                          把内蒙古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新能源产业高地。推动
            基新材料、新能源、种业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                           稀土资源保护性开发、高质化利用、规范化管理,强化“稀
            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土 +”协同创新,做精做优做强稀土产业。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完善创新平台体系,布局一批                                (三)推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优质高效转型。坚
            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实施高新区                           持绿色兴农兴牧、科技兴农兴牧、质量兴农兴牧,高起点
           “提质进位”和“促优培育”行动,高标准打造乳业、稀土                           谋划和推进农牧业发展,下大气力转变传统农牧业生产
            新材料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高质量建设呼包鄂国家自主                            经营方式,推动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优化
            创新示范区、鄂尔多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农牧业区域布局和生产结构,统筹考虑资源禀赋和市场

            和巴彦淖尔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强化企业创                            需求,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加快打造若干优势
            新主体地位,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实                           农畜产品产业带和特色农畜产品优势区。深化农牧业供
            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培育                           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农畜产品标准化、绿色化生产,推
                                                                                                              13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