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党教版12期 印刷版PDF
P. 19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1·12




            系,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提升网络建设、运用、管理                           须正视和解决突出问题,不能陶醉其中而无视问题的存
            水平,坚决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在及其严重性,否则就会犯下颠覆性错误。要牢牢把握
               (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                           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
            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                           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努力在推进中
            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加                          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
            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党和人民在各                          义现代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务治理

            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促进各族人民在理想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上走在前作表率。
            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密团结在一起。深化拓展                               民族工作政治性、政策性、群众性强,必须正确把握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十                           民族工作中的重大关系,决不能把民族工作当作一般性、
            大行动”,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加                         事务性工作,决不能在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固上出现任
            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和诚信建设,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                           何闪失,决不能在民族领域出现影响甚至迟滞中华民族
            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和行为规范。                              伟大复兴进程的重大问题。
               (三)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加强城乡公共文化                               (一)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建立完
            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优化城乡文                           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和宣传教育
            化资源配置,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促进全区人民精                           体系,健全全员化、常态化宣传教育机制,推动各民族树

            神生活共同富裕。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                           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树立
            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推                           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推进                           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在各族人民心中深深扎根。
            乌兰牧骑事业健康发展。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                            坚持用中华文化浸润民族团结,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伟大
            承发展工程,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和非物质文                           精神,传播推广更多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
            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进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文化形象,推动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加强中华民
            促进中华文化展现永久魅力、焕发时代风采。                                族历史观教育,客观看待、科学评价各民族及其历史人物
               (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把社会效                            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准确认识中华文
            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                           明的起源和历史脉络,准确认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
            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扩大                           多元一体,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
            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加快发展                            感。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坚定不移推行使

            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规范发展文化                           用国家统编教材,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
            产业园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推动文化产业全面                           使用。
            转型升级。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加强国际传播能                                (二)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统筹城乡
            力建设和对外文化交流。                                         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深化互嵌式社会结
                                                                构和社区环境建设,创造更加完善的各族群众共居共学、
                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                           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和迁徙流动的社会条件,开展形式多
            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样的群众性交流活动,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
                                                                化上的团结统一。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深
                做好民族工作,事关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事关民族                         化主题内涵,创新方式载体,扩大社会参与,推动创建工

            团结和社会稳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                            作全面提质增效。加强和改进城市民族工作,让少数民
            兴。我区民族工作的基础是好的,同时民族领域存在诸                            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
            多风险挑战。我们要珍惜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就必                               (三)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7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