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理论版07期
P. 66
领导艺术
怀、一种风范。大气包容的态度、磊落不凡的气度、风 开朗,干事创业要激情满满 ; 但是内心要随时保持理
度翩翩的姿态,不仅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文化文明之间 智、明辨是非,作出理性决定。要有热心热情。和谐
的交流,也适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我们要先发现 的人际关系少不了热情地待人接物。在人际交往中,
自身之美,然后学会欣赏他人之美,再到互相欣赏、赞 没有人希望自己遭遇冷落。冷漠不但会疏远人和人
美,最后达到一致和融合。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乐于 之间的距离,甚至会在人与人之间砌起一堵无法翻越
给别人“做嫁衣”,学会以美人之美看待他人,对待别 的墙,而热情使人更有亲和力,更有感染力,可以带动
人取得的成绩,要发自真心地喝彩 ; 对待年轻干部,要 人、影响人。要如暖阳煦风、润物细雨一般温暖群众
善于看到其发展潜力、成长空间,“扶上马,送一程”; 的心、同事的心,拉近党和人民群众间的距离,赢得人
对待同事,要善于看到其长处和优点,甘为人梯、相互 民的信任。要讲原则理性。领导干部的人际交往离
支持。在成人之美的过程中,终将成就自己。领导干 不开感情、人情,更离不开原则、理性。讲人情不能违
部的事业不是个人的事业,而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只 背理智违反原则,不能因为讲人情就不讲党性修养,
有帮助人民实现美好生活,帮助当地企业实现高质量 要始终在人情与原则的天平上站稳立场、守住底线,
发展,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和当地经济的“发展指 在重大问题、原则问题上,头脑要特别冷静、眼睛要特
数”终将变成自己的“成就指数”。 别明亮、立场要特别坚定,绝不能让步。
诚恳的批评是友爱的厚礼。正所谓“金无足赤、 心存善意得人心。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推崇“善”,
人无完人”,普通老百姓也好,领导干部也罢,都会有 为人处世讲究与人为善、以善为美,对己主张独善其
缺点,都有可能犯错误,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 身、善心常驻。善良是灵魂深处最美的东西,是全世界
自己的缺点在哪、错误在哪。诚恳的批评是提醒、是 通用的语言,也最能打动人心。对领导干部来说,最持
警示、是良药,是对工作、对自己、对同志的关爱和负 久的领导力来自于人格的力量,而在其中起主导作用
责,可以帮助他人走出“知人易、自知难”的困境。要 的就是心存善意,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关心他人的冷
敢讲带“刺”的话。花柔和、芳香,闻着神清气爽 ; 刺 暖,乐于倾听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困难问题,从而赢得
坚硬、锐利,一不小心会伤人伤己。所以有的人奉行 信赖、赢得尊重、赢得拥护。与人为善,于己为善。善
“多栽花少栽刺”的处世哲学。但作为领导干部,如 良既是一种优良品行,也是一种精神力量,更是一种智
果遇到矛盾不敢说,看到问题不想说,搞无原则的一 慧远见。把善良带给他人,他人也会以同样的善良回
团和气,会耽误同志、贻误事业。要以诚恳的态度、善 报。领导干部最大的善,就是善待人民。为官一任,就
意的动机,对事业负责、对同志负责的责任感,咬耳扯 要造福一方 ; 手握公权,就要为民办事。一个好党员、
袖,提醒警醒,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也要注意场 好干部,首先必须是一个有善良之心、富于同情心的好
合,讲究方式方法,把握好度,做到动机与效果和谐统 人,才会更多地关注民生疾苦,体察群众难处。要始终
一。要闻过则喜,从谏如流。在现实生活中,批评比 秉持“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担当,真
赞扬难开口,批评也比赞扬难接受。但如果缺乏“闻 正把人民群众当成自己的衣食父母,以百姓之心为心,
过而喜”的胸襟,没有“知过不讳”的勇气,甚至“讳疾 一心为民干实事,把一件件小事办成了,人民受益了,
忌医”,不会听到真话、实话。 面貌改变了,自然就会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既要热心热情,也要原则理性。对待别人要热情 责任编辑: 王婷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