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实践》理论版2021年1期
P. 27
思想理论版 2021·1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出内蒙古,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有大局意识;相助,就
理与这些阶段性特征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民族 是各族干部群众要牢固树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思
理论与政策,拓展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 想,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
路。这就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将统一 造美好生活。守望相助的核心内涵正是为了高举各
与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加快民 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不断使
族地区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民族地区与全国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理论根源越扎越深、实践根基
一道建成小康社会;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 越打越牢。
文化认同;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 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历
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民族工作;坚持党对民族工作 史趋势,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
的全面领导。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0 年中央第五次西藏
工作座谈会首次提出了“交往交流交融”的理念。中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切实推动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落地落实 的原则是“要正确处理差异性和共同性,要尊重差异、
包容多样”,要求通过扩大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有
当前,党领导人民正在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 利于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在此过
点的伟大斗争,这就需要我们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程中使各族群众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结
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立足 得成美满姻缘。
国内,凝聚来自 56 个民族的磅礴力量;面向世界,中 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少数民族与民族
华民族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要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 地区的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基础。
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2019 年 9 月 如果民族地区与中东部地区发展的差距较大的趋势长
2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 期得不到解决,民族地区群众与少数民族同胞的获得
指出:“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 感幸福感安全感势必大打折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民族理论与 “推动民族工作,既要依靠物质力量,也要依靠精神力
政策,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以下 量;解决民族问题,既要解决好物质方面的问题,也要
几个方面的工作。 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人不仅有物质上的需求,同
践行守望相助的理念。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 时也有精神上的追求。说到底民族工作是做人的思想
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在祖国大 工作,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夯实了,如果对思想方面的
家庭里共同发展进步,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 问题不重视,物质方面的成就终究会被掩盖。只有物
基本意蕴。2014 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 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民族工作才会有
古考察调研时,希望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 事半功倍的效果。
他指出,守,就是守好家门,守好祖国边疆,守好内蒙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国家博物
古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望,就是登高望远,规 馆博士后)
划事业、谋求发展要跳出当地、跳出自然条件限制、跳 责任编辑:李贵文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