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 - 理论3期
P. 61
思想理论版 2021·3
胜利,但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政权系统的工作和自 政改革与整顿政风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提升政风改进
身建设暴露出不少不适应反“扫荡”战争新形势的弱 效果。为了推动各级克服主观主义,养成调查研究习
点。7 月,边区政府对反“扫荡”中的各级政权系统工 惯,提高调查研究的实效,彻底扭转调查研究严重不
作表现作了深刻反省,其中也及时总结了前阶段简政 足的状况,增设边区党委调查研究室,明确其主要任
经验教训。最大的问题就是各级政府基本上依然是头 务是组织布置调查工作,推动各系统的调查工作,整
重脚轻,没有彻底把应放下去的干部尽量充实下层,故 理研究各方材料。同时借简政改革机会加强做调查
到战时不得不临时分遣干部。 研究工作的干部力量,要求边区民政、教育、建设各厅
边区坚定彻底简政的决心,顺势将简政改革引向 各设专人做调查统计工作,与调查研究室联系配合。
深入,组织开展第二次简政,及时调整基本策略,以适 为了纠正各级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政风,力戒政
应更加残酷频繁的战争环境,加紧准备秋季的反“扫 令繁杂,保持政令畅通,提高行政效率,边区政府借简
荡”。此次简政率先在太行区开展起来,在 8 月底前 政时机大力改进政府工作机制,采取了一系列实质性
结束。太行区一面认真落实“缩小上层、充实下层” 举措。针对命令很多、不重实际,布告多是堂而皇之
的指示,一面果断纠正第一次简政中一些削弱县以下 的大文、实际老百姓看不懂等形式主义作风,要求各
独立工作能力的改革举措,其做法也得到边区政府的 级政府少下命令,命令的范围应限于干部任免及奖惩
支持和推行。 事项、颁布条例法令、行政区划之变更、确定制度及制
第一次简政在村行政区划改革时由原先的小村 度以外之经费开支、强制执行事项等;制定重要法令
制变为大村制,将六七个甚至数十个小行政村合并为 政策及计划时,应事先征求下级意见,以期切合实际
大行政村。五月反“扫荡”证明,这种改革不能适应 情况;一切政令、文件、布告,应力求简明通俗易于了
严酷的战争环境。因此太行区在第二次简政时又变 解执行。针对对时间的估计不准确、无远见、不及时
回小村制。鉴于第一次简政在领导体制改革时实行 等发指示、解决问题迟慢的官僚主义作风,规定边区
专署兼县,削弱对各县的领导作用,同时也妨害所兼 政府、专署及县应建立与加强联合办公制度,以便商
县工作之深入,利少弊多,因此在第二次简政时取消 讨工作,避免迟缓与矛盾现象;边区政府及专署对电
专署兼县方式。 报须在 1 天内答复,一般公文限 3 天内答复,须提交
会议讨论解决者,应尽量提到最近一次会议解决。
贯彻整风精神 提升政风改进效果 实践证明,简政改革与整风精神显现出聚合效
应,形成了政风新气象。1942 年 9 月 1 日边区党委在
1942 年 2 月全党整风运动展开。根据中央部署, 给中央的简政工作报告中也总结了政风改进的成效:
边区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开展整风运动,其中一个很重 “简政后在领导上表现了新的精神,干部开始注意了
要的任务就是要下大力气整顿政风,并向各级政权系 解民困,体贴民情,有了计算精神,对了解具体情况有
统开出了药方:切实进行调查研究工作,领导要求研 了新的启发,工作效率也有些提高,制度严格起来,工
究性,开会指示要求具体性,制度组织机构要求实际 作与生活都紧张,战斗化也有进步。”
性,同时要求“治病药方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摘编自 2020 年 11 月 22 日《学习时报》)
边区党委、政府贯彻整风精神,把正在进行的简 责任编辑:高旭天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