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18年7期
P. 60
SJDDJYB 专刊专版 广角
为偏远地区的农牧民表演文艺节目,还为他们打水井、修
电器,帮助解决生活中的难题。60多年来,队员们栉风沐
雨,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党的关怀,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文
艺战线上的一面旗帜。目前,自治区活跃着75支乌兰牧骑
队伍,演职人员3000余人,每年演出超过7000场。
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给予乌兰牧骑充分肯定和高度
评价,2017年在乌兰牧骑成立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
致信盛赞乌兰牧骑精神 ,殷切期望“大力弘扬乌兰牧骑
的优良传统”“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启动仪式结束后,一场特殊的文艺演出拉开帷幕。
这场文艺演出之所以说特殊,是因为这场演出充分融合
了“法治”和“乌兰牧骑”。演出共有12个节目,其中有
8个节目都是当地普法志愿者的原创,内容充满了法治元
素,而且都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既有轻快有
趣的竹板舞、表演唱,也有老曲新词的戏曲联唱。精心创
作的节目让观众们在艺术欣赏同时,还能潜移默化地学习
到法律知识,达到雅俗共赏、寓教于乐的目的。
与启动仪式同时进行的活动还有原创普法广场舞展
演;10名执业律师现场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解答法
律问题,办理法律服务事项;法治广场LED显示屏播放普
法宣传片和普法微电影;现场展示“4k智能机顶盒公共法
律服务电视终端”公共法律服务内容。
毕力夫厅长在活动结束后接受采访时表示,开展“法
治乌兰牧骑”活动,是适应基层群众不断增长的法律需
求,打通法律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惠民工程,也是 毕力夫强调,“法治乌兰牧骑”建设,一要打造品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落实依法 牌,提高认识;二要突出重点,因地制宜;三要强化队
治国基本方略,全面建设法治内蒙古的重要举措。 伍,健全机制;四要加大力度,全面覆盖。毕力夫指出,
打造“法治乌兰牧骑”普法品牌,是适应新时代普法工作
需要,把法律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交给群众的最佳途径,是
自治区“七五”普法最重要的创新之举。面对群众对法律
的迫切需求和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我们要从今天的启
动仪式开始,充分发挥30年普法工作优势,弘扬乌兰牧骑
光荣传统,以奋发进取的拼搏、无私奉献的热忱,走出一
条法治为民、文艺惠民之路。
据悉,“法治乌兰牧骑”普法活动正在全区如火如荼
地开展,各地涌现出如“法治文艺说唱团”“法治文化大
院”“普法进军营”等形式各样的普法活动。自治区在全
国首创的“4k智能机顶盒公共法律服务电视终端”,让农
牧民轻点电视遥控器就可以向最优秀的律师轻松学习和咨
询法律知识,是“法治乌兰牧骑”新时代、新发展的集中
体现。目前,“4k智能机顶盒公共法律服务电视终端”已
经进入全区46万户农牧民家庭。
自治区“法治乌兰牧骑”启动仪式的成功举办,标志
着自治区法治文化建设开启了新的篇章。■
(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供稿)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