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0年11期
P. 25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0·11




            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                    本公共服务保障,加快农业转移人                    教育。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推进京津                    口市民化。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发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健康
            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                    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建                    的网络文化。
            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                    设现代化都市圈。推进成渝地区                         33.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展,打造创新平台和新增长极。推                    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以县城为                     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
            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                     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实施

            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                                                      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加强现实
            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建                         九、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                   题材创作生产,不断推出反映时代
            设海洋强国。健全区域战略统筹、                    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                      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
            市场一体化发展、区域合作互助、                    力                                  品。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
            区际利益补偿等机制,更好促进发                                                       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
            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东中西部和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                   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推进
            东北地区共同发展。完善转移支                     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
            付制度,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财力支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
            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数

            化。                                 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                    字化建设。加强国家重大文化设
                31.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                 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                   施和文化项目建设,推进国家版本
            城镇化。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                    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                     馆、国家文献储备库、智慧广电等
            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统                    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                    工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合理确定                   化强国建设。                             化,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
            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促                       32.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                 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
            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                     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加强各
            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                     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                    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
            貌,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                    范。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
            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推进                    家文化公园。广泛开展全民健身
            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提高城市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筹办好北京

            治理水平,加强特大城市治理中的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冬奥会、冬残奥会。
            风险防控。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                    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                       34.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租购并举、因                    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
            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                    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                   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
            发展。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                    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                     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
            完善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机制,探索                    形成的伟大精神,推进公民道德建                    策,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扩大
            支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按照规划                     设,实施文明创建工程,拓展新时                    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实施文化产
            建设租赁住房,完善长租房政策,                    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健全志愿                     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
            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深化                     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                    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

            户籍制度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                    行动。弘扬诚信文化,推进诚信建                    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推动区域
            和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农业                     设。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开                    文化产业带建设。推动文化和旅
            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强化基                    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                     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
                                                                                                              23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