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19年5期
P. 23
壮丽 70 年 奋斗新时代·生态篇 / 特别关注
合作开发了国际、国内不同标准的林业碳汇项目,碳汇 居环境建设投入资金 3.8 亿元,义务献工 200 多万人次,
交易额突破 100 万元。积极探索碳汇金融合作方式, 林区面貌焕然一新。
争取将林区和林业碳汇纳入国家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加强党的领导,
将“碳库”变为“钱库”,打造“国有林业最大碳汇储备
让党旗在广袤的林海中高高飘扬
区”。
发展林下产业。积极开展北五味子、金莲花等中药 通过实施以加强绿色保护为重点的生态党建工程、
材驯化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利用蓝莓等野生浆果、山 以促进改革发展为重点的聚力党建工程、以抓好增收致
野菜等资源,创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和食药“绿色品 富为重点的民生党建工程、以服务中心和队伍建设为重
牌”“森林品牌”,打造“国内重要森林绿色食品和中药材 点的活力党建工程,确保了党在生态保护建设中的坚强
供应区”。 领导作用。
发展绿化苗木产业。依托现有苗圃和种苗基地,重 实施新的管理体制。切实加强党对生态保护建设工
点培育西伯利亚红松等珍贵树种和兴安落叶松等乡土 作的领导,开展了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现
树种,对外承揽造林绿化工程,打造“国家重要木材战略 在已有 14 个基层单位实行了新体制。
储备区”。 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针对远山管护站分
布广泛、条件艰苦和近山管护责任区环境复杂、管理难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广大
度大等实际情况,采取单独或联合组建方式,把党支部
务林人享受生态美、产业兴、林工富的美好生活
建在森林资源管护第一线,每名森林管护党员都编入支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积极回应职工群众所想、所 部参加活动,并辐射带动没有党员的管护站,确保党的
盼、所急,让职工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2009 年至 2016 年,自治区 努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围绕开展“创先争优”
下达棚改计划 17 万户,已建成 16.5 万户,极大地改善 活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了林区职工群众的居住环境。推进深远山职工搬迁,将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在全林区 1200 个党支部的 2.5
124 个建制林场的居民整合撤并,对保留居民的 36 个中 万名党员中先后开展了“千里兴安筑屏障,万顷林海塑
心林场进行标准化建设。共有 5.22 万户深远山林场居 党魂”、营造党支部示范林、党员生态责任区等活动,林区
民搬迁至中心城镇和中心林场,进一步扩大了森林腹地 党员干部在生态保护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
无人区,减少了森林资源隐性消耗和林火隐患,推进了 发挥,使红色党旗覆盖绿色林海。
区域城镇化进程。 夯实生态保护建设责任机制。强化了各单位主要领
增加职工收入。千方百计为职工增长工资,在岗职 导“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将生态保护建设指标纳入领导
工年均工资突破 5 万元。每年安排救助资金 1600 万元, 班子和领导人员综合考核体系并放在首要位置。全面落
持续开展送温暖帮扶救助。加强职工转岗技能培训,组 实各级领导干部工作包片责任制,明确生态保护建设的
织引导职工群众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参与旅游服务,不 包片责任。同时与属地政府建立了生态保护建设工作联
断增加职工经营性收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落实了 4 动机制。
万名“老工伤”参保政策,解决了 5.8 万名混岗集体工养 (作者系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党委
老保险待遇,落实了 8.5 万名天保工程和改制一次性安 书记)
置人员社保补贴政策。推进人居环境建设。近年来,人 责任编辑:刘 佳
2019 年第 5 期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