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19年5期
P. 24
特别关注 / 壮丽 70 年 奋斗新时代·生态篇
沙地里出了个女“愚公”
在科尔沁沙地深处的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白音他 宝秀兰深知,如果不将沙漠治理好,就没法脱贫致
拉苏木宝格吐嘎查,有一位被当地农牧民誉为“治沙 富,迟早有一天村庄会被沙子吞没。她决定要用自己的
女愚公”的女村主任——宝秀兰。26 年来,这位勤劳 双手来植树种草,控制风沙,拯救家园。1995 年春天,宝
朴实的蒙古族妇女,用她那柔弱的身躯同沙魔展开了 秀兰在别人怀疑的目光中承包了 2500 亩荒沙地,从此
不屈的抗争。她凭着一股韧劲,在茫茫的科尔沁沙地 拉开了向沙漠宣战的序幕。
上播种着绿色,治理着沙漠,在茫茫沙海里植树造林 性格倔强的宝秀兰独自一人骑着骆驼到娘家张罗
30 余万株,将承包的 2500 亩荒沙变成了绿洲。同时, 第一批树苗。近百里的沙路,宝秀兰足足走了一天,清
带领当地农牧民治理沙漠 6 万多亩,荒沙植被盖度达 晨出发,黄昏而至。宝秀兰在娘家只待了一天,就牵着
到 40% 以上,使南宝格吐嘎查(包头嘎查自然村)风 驮有 1200 多棵树苗的骆驼返程了。就这样头顶烈日、
沙危害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活在 脚踩黄沙,宝秀兰牵着骆驼一趟一趟地运输树苗,和丈
这里的蒙古族群众从此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 夫一起把树苗栽种到承包的荒沙里。沙漠中没有水源,
态良好的道路。 栽植树苗所需的水全部需要赶着马车从十里外的家中
1993 年 , 刚满 20 岁的宝秀兰从巴嘎波日合苏木出 运输。在栽树治沙的日子里,宝秀兰每天都是在微微
嫁到南宝格吐嘎查。这里,老哈河南岸沙带像一条巨蟒 晨曦中做好全家人的三顿饭,托付老人照看幼子,然后
横亘在整个村子北部,风沙危害困扰着当地农牧民的生 跟着丈夫上沙坨子植树。他们没黑没白地劳作在沙海
产生活,全嘎查只有 20 多户人家,大部分人家的房屋后 深处,累了就躺在沙窝子里歇一会儿,饿了就啃几口干
墙都被流沙掩埋着。据宝秀兰介绍:“这里原来沙化严重, 粮、喝点凉水。夏天,大漠的烈日把沙子晒得滚烫,一切
生态环境极其恶劣。我们结婚时这地方非常困难,连种 生命在这个炙热的世界里都会显得特别脆弱。每天半
地都种不了,养一些牛羊都养不了,为啥呢?没有树没有 夜,宝秀兰和丈夫就要起来拉水、浇树苗,干到 10 点钟
草场,全是流动的白沙子。” 就得回家休息了,因为大漠中炙热的沙子会把脚烫伤。
22 实践·思想理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