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19年6期
P. 36
理论建设 / 高举旗帜 引领导向
积极发挥党对社会道德建设的
领导、引导与指导
乌力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
党对社会道德建设要善于引导
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
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一个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进步 首先,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一个民族的历
离不开社会道德水平的普遍提升。党的十九大对当前 史就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历史观正确与否,关
进一步加强社会道德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对我国当前 系到民族盛衰、国家兴亡。进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
社会道德建设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新时代我国社会 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有正确历史观的指引,这就要
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求我们不仅深刻把握人类历史的规律,还要在历史中深
入思考,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从中汲取智慧,推动
党对社会道德建设要全面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从历史的角
首先,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十九届 度看,今天的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
三中全会强调,“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首要任务 跃,正是基于中华民族坚韧不拔、顽强奋进的历史。习
是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加强党对各领域各 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
方面工作领导,确保党的领导全覆盖,确保党的领导 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
更加坚强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要 幕历史悲剧”。因此在今天,对中国历史的诠释、必须要
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 弘扬正确的历史观,反对一切历史虚无主义,防微杜渐,
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更加毫不动摇坚持和加 廓清迷雾,决不允许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事
强党的全面领导。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提 情发生。
高劳动者的各项素质,特别是提高道德修养、促进人 其次,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马克思主义认
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党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必须坚 为,民族观是世界观在民族和民族问题上的反映,属于
持宣传、实践、示范相结合,促进公民道德素质和文明 上层建筑的范畴。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有着鲜明的阶级
程度不断提升。 立场,认为民族这一社会现象是历史范畴,并强调反对
其次,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 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
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 团结。而且认为民族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
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全社会价值 建设总问题的一部分。而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
共识的必然结果。当整个社会确立共同的价值判断和 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尊重历史、
行为准则的时候,就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观。因此,我国
心价值观,使其成为全社会凝心聚力、强基固本的精神 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指向是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
力量。 面做好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
其三,党员干部要在社会道德建设中率先垂范。党 发展。一方面,构筑多元一体大家庭各成员之间平等、
员干部在社会道德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和示范 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精神纽带,即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义,因此必须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发挥先锋模范作 意识。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各
用,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项事业,使各民族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共享均等化的
34 实践·思想理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