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19年6期
P. 40

理论建设 /    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


            内蒙古城镇化发展历程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方向




               李  莹





                内蒙古城镇化发展历程                                         进入新世纪,内蒙古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
                                                               镇化率由 1998 年的 39.95% 提高到 2013 年的 58.70%,
                1947 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时,全区共有 3 个县级
                                                               城市建城区面积快速扩张,2013 年城市建城区面积比
            市,城镇人口 68.4 万,城镇化率仅 12%。在国家大政方
                                                               2000 年增加了 613 平方公里,相当于翻了一番。随着
            针政策指引下,内蒙古自治区以农牧业发展为依托,加
                                                               国家对土地市场和分税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以及亚
            快工业化进程,为推进城镇化做好了准备。“一五”期间,
                                                               洲金融危机对内蒙古重要支柱产业的影响,城镇化建设
            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国家开始对内蒙古进行大
                                                               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城镇住
            规模经济建设,有计划地注入现代生产体系。以包钢建
                                                               房制度改革使住宅业成为自治区经济新的增长点,城市
            设为启动,从天津、辽宁、山东等地迁入工厂、工人并落
                                                               房地产市场繁荣为城镇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创造了
            户于呼和浩特和包头等地,同时吸纳了大量当地农村牧
                                                               有利条件。
            区人口聚集到城市,使我区城镇人口实现第一次飞跃。
                                                                   2014 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内蒙古开
            1959 年内蒙古城镇化率达到 30.8%。1961 年,国家经
                                                               始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为重点,
            济发展进入调整期,内蒙古作为重点调整区域,大量压                           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为抓手,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
            缩基建项目,并动员城市职工和家属返乡务农,1964 年                        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以提升城市承载
            全区城镇化率下降到 19.9%。之后一段时期,由于内蒙                        力和现代化水平为抓手,使城市基础设施与不断增加的
            古城市工业受阻,农村商品经济衰落,全区城镇化水平                           城市人口相适宜,并且更加注重城市的智能化、精细化
            基本徘徊在 21% 至 22% 之间。                                管理;以增强城市的社会保障能力提升城市软实力为抓
                改革开放从根本上建立了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新机                          手,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逐步提高基本社会保
            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内蒙古在农区实行家庭联产                            障支出占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加强非公企业职工、个体
            承包责任制,在牧区实行草畜双承包责任制,使农村                            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的养老保险扩面工作,
            和牧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剩余劳动力解放出来。同                            完善保障房建设体系,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参与保障性
            时改革开放的激励政策使内蒙古经济实力逐渐增强,                            住房的建设,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主体。

            二三产业的增长吸引了大量的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
                                                                    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内蒙古新型城镇化建设
            进入城镇。经济快速发展、产业不断升级、劳动力不
            断转移,以及户籍制度改革实现了人力资本要素从农                                虽然内蒙古不断调整城镇化发展方式,使之与经济
            村牧区向城镇的流动,使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                            社会发展的需要相一致、与提高百姓生活质量相一致,
            展,内蒙古城镇化率从 1978 年的 21.8% 提高到 1990                  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也还存在一些
            年的 36.1%。                                          不足,未来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推进以人的城镇化
                进入 90 年代后,世界经济进入衰退期,内蒙古产业                      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
            结构失衡的矛盾显现,第三产业发展趋于缓慢。同时小城                          感、幸福感、安全感。
            镇粗放发展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城镇人口的增速开始放                               崇尚创新为城市发展注入动力。2015 年中央城市
            缓,城镇化率由 1991 年的 37% 提高到 1997 年的 38.9%。             工作会议强调了创新对于城市发展的意义,认为创新



           38  实践·思想理论版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