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理论版07期
P. 48
高举旗帜 引领导向
而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始终贯穿于我国革命、建设 值观念和时代精神的精髓,适应了新时代发展要求,
和改革的始终,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矢志 因而成为全民族的精神纽带和价值支撑。
不渝的精神追求。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以来,自觉将
自身的价值理念融入近代以来我国两大历史任务之 新时代精神特质的持守、传承和创新
中,将实现自由、民主、平等、富强写到自己的旗帜之
上并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之不懈奋斗。因此,富强、 新时代的精神丰碑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
民主、文明、和谐等价值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 民族的伟大力量,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价值追求,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 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是社会主义、集体主
期,成为激励人们奋发图强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精 义、人民至上在新时代的极大升华。在全面建设社
神动力。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上,“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
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新时代精神丰碑确立的 半山路更陡”,必须坚持、继承和创新新时代精神。
实践要求。时代精神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振 理想信念、人民至上是精神之基。习近平总书
兴中华的强大精神力量。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在 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
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国形成了解放思想、求真务 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
实、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鲜明的时代精神。自中国 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
共产党成立以来,改革创新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 念,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集合在猎猎党旗
改革事业中最强大的武器和优良的历史传统。新民 下,汇聚起不朽时代精神丰碑的源和流。从革命年
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打破封建礼教的束 代的李大钊、方志敏、杨靖宇到建设时期的焦裕禄、
缚,创立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在这 雷锋、黄大年等无数优秀共产党人,之所以为党的事
一民族革命精神的指导下,我国终于实现了民族独 业不惧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鲜血和生命,将“小
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坚定不移地走 我”升华为“大我”,进而进入“忘我”“无我”之境,
上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对社会制度的改革创新,从 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归根结底
而开创了社会主义的新前程。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就是由于他们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百年来我们党能
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大胆借鉴 够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密
市场经济的优势和其他国家社会治理的经验,形成 码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无论面对乱云飞渡还是激流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国家富强和人民 险滩,都能保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远大情怀,秉持人
富裕,从而引领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潮流。过去以 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执着信念,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前
革命斗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也不断增添新的时代内 赴后继、奋斗不息的精神动能和力量源泉。
容,如万众一心、坚韧不拔的“九八抗洪精神”;勇于 保持敢于进行伟大斗争的精神勇气是中国共产
攻坚、开拓创新的“载人航天精神”;团结一致、自强 党独特的气质风骨。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
不息的“汶川精神”,丰富多彩的时代精神构成了核 鲜明品格,敢于和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
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建 统。从嘉兴南湖的红船到新时代中华巨轮劈波斩浪
立在国际、国内形势巨变的基础之上,吸收了当代价 一往无前,中国共产党不断从弱小走向强大,带领中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