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实践》理论版2021年1期
P. 54

实践探索



                              优化内容制作  做优新闻报道





                                                              武文玲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数字信息处理技术的                             基层群众,聚焦民生,深度挖掘,对新闻内容精耕细

               更新,当前的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用生动的笔触、精彩的镜头,采制出“粘泥土”“带
               新的媒介环境赋予了媒体人新的职责和使命。在融                               露珠”“冒热气”的报道。积极利用各种新技术、新
               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固有的传播模式被打破,记者                              方式,强化报道的时效性、鲜活性和可读性,进行个

               成为复合型的新闻产品生产者,传统的“撒网”式传                              性化、差异化、定制化的内容生产。紧紧围绕优质原
               播转变为精准的互动式传播。新闻报道不再是单一                               创内容,进行二次创新策划,推出受众喜闻乐见的优

               的信息采编,而是集内容采编、渠道运营、用户体验                              质新闻产品,让新闻报道更加独到、宣传策划更加精
               为一体的全流程生产模式。新闻媒体人员要全力抓                               准,做到内容的“精准推送”。努力拓展“新闻 + 产
               好新闻质量、创新新闻表现形式,加快深度融合,主                              品”,打造全新内容服务空间,提升用户的互动体验。

               动服务读者,做优新闻报道,更好地提升新闻的服务                              同时,根据用户的反馈改善内容生产,改变过去新闻
               功能和社会价值,实现新闻的“有效供给”。                                 信息生产的“供需错位”,让作品具有差异性,让服务

                   始终坚守“内容为王”。不论载体发生怎样的变                            更具个性化。
               化,传播的核心要素仍是内容。媒体竞争的核心竞                                   强化团队协作。新闻工作者的个人业务素质和

               争力永远是优质的新闻产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                               工作能力固然重要,但新闻的时效性与交互性更需
               融合发展,不断强化原创内容、优质创意与先进技术                              要采编各环节的合作,强化协作互助,发挥团队精神

               的深度融合,是适应新媒体智能化、移动化、个性化、                             的凝聚力。在移动化场景中,用户接受信息的方式
               数据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作品不再限于文字                                呈现出动态、开放、碎片化等特征。要提供与不同场
               或视频的单一化呈现手段,而要依托 H5 应用、VR/                           景适配的信息或服务,对不同的内容选择最佳载体,

               AR、直播云平台等技术,实现多元化传播。尽管内                              构建全方位的信息呈现。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熟练
               容生产由独立采制转向了技术协同,但内容建设始                               掌握和运用各种流行新媒体软件,如微信、微博、抖

               终是根本。不管传统媒体作品还是新媒体作品,优                               音、客户端等,一个内容,多个出口,通过不同的传播
               质内容永远是用户的最佳选择。                                       渠道形成互通互补、相互配合的立体报道模式,形成
                   融媒体新闻产品要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内                             全媒体、全天候、全覆盖的发展格局,达到深度快捷

               容创新是根本。新闻记者要从内容选材入手,加强                               方便互动的传播效果。图文、音频、视频、H5 等形式
               重大主题报道的组织策划。要有大局意识和策划意                               的广泛运用,对新闻采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

               识,找到民众关注的焦点,把笔触和镜头更多地对准                              仅要求记者一专多能,在现场最大限度地掌握新闻
               52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