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理论3期
P. 31
思想理论版 2021·3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发挥人才最大效能
李冰晶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党的十九届五 高等问题,人不能尽其才现象一定程度存在,导致成
中全会指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激发人才创新 果产出少、质量低。
活力。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人才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
的核心,对于一个地区而言,要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二、对策措施
化国家新征程上走在前列,人才同样是决定性因素。
人才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有效的人才政策,如何建立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改进
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主动 人才评价机制,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健全人才激励机
性和创造性,对于当下的内蒙古而言尤为关键。 制。”我区要根据人才需求,打造契合人才所需的激励
评价机制,鼓励人才发挥出最大价值。
一、问题分析 (一)增强人才在待遇上的满足感
一是增强薪酬外部竞争力。要充分调研其他省
目前,内蒙古人才激励机制不完善的问题较为突 市同类人才待遇状况和企业激励成本,在可承受范围
出,加剧了人才的显性流失和隐形流失,人才对推动 内给予人才富有竞争力的薪资;完善高层次人才工资
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大效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成为制 分配激励政策,鼓励事业单位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年薪
约我区经济突破现有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和 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
壁垒。 二是创新企业职称评定制度。对国家职称体系
数量上的显性人才流失。长期缺乏有效多元化 中未涉及的职称系列,根据企业岗位技术工种实际,
的评价激励机制、科学合理的竞争机制,造成我区知 创新开展员工职称评定,并与工资待遇挂钩。例如,
识型、技术型、创新型人才大量流出,进一步造成了产 为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提高大数据人才的工作积极
业技术创新上不去、效益不高、市场竞争力弱的不利 性,贵州省在我国首次开展了大数据职称评审工作,
局面,从而严重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 填补了全国大数据人才职称评审空白。
质量上的隐性人才流失。人才资源在数量上的 三是增加技术人才工资待遇。鼓励事业单位在
显性流失是一种“硬损伤”,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 岗位聘用和单位奖励性绩效分配中对优秀高技能人
响显而易见。体现在人才质量方面的隐性流失则是 才给予倾斜;完善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鼓励国有
一种“软损伤”,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同样不 企业工资总额分配向高技能人才倾斜;深化企业工资
容忽视。由于种种原因,内蒙古地区一些企事业单位 分配制度改革,强化工资收入分配的技能价值激励导
的人才面临科研经费不足、科研时间不够、积极性不 向。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