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理论版04期
P. 21

思想理论版 2021·4



            民族与少数民族,以及各民族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                             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渗透
           “三个离不开”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做细做实促进民族                              到学校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课堂学习

            团结工作的深切要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                             和课外实践活动感受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和谐氛围;为
            思想根基。今天的内蒙古,形成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                             了提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建设忠诚干净担

            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                             当的干部队伍,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纳入干部教育的
            不开的大好局面。要通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和各民                              各个阶段,大力选拔培养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和民

            族历史文化教育,引导各民族人民切身感受到本民族                             族工作干部队伍;通过制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
            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同质性,认识到中华文化包含着 56                           健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培树民族团结进

            个民族文化,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明,中                             步示范典型,召开民族团结进步经验交流会,举办互
            华民族的发展史是各民族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的发展                             观互学现场活动,创建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的民族
            史。既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也要增进共性、巩固一                            团结进步教育平台和载体,把民族团结工作融入公民

            体;既要在交往中推进交流,也要在交流中实现交融,                            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的各个领域,建设各民
            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如今的内蒙古,以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入开展,各
                 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把工作做细做                                族人民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民族团结,像珍视生命一
            实,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                                 样珍视民族团结,各族人民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

            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未来的和谐局面得到国内外广泛赞誉。
            的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五个认同”,生动诠释了对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纽带作用。在几千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这是内蒙古发                           年中华文明滋养中,中国疆域内的若干民族,经过从
            展进步的根本基石,也是 14 亿多中国各族人民的共                           自在到自觉的交往交流交融,发展到今天的中华民族

            同意志。“加强民族团结,基础在于搞好民族团结进                             共同体。在内蒙古,“几千年中华文明”已根植于各
            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强                            民族血脉深处,成为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在长期

            调,“要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共同守卫祖国边疆、                            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内蒙古各族人民不断增强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内蒙古长期以来拥有“模范自                             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

            治区”的崇高荣誉,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视为铸                             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成为铸牢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
            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抓紧抓好抓实。内蒙                              同体意识,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精神

            古自治区成立以来,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各民族亲如                             动力。把促进民族团结工作做细做实,说到底,就是
            一家的和谐关系,就是因为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适应少                             的良好局面。今天的内蒙古,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

            数民族聚居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薄弱的现实                              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情况,建立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教育教学                            的认同深入人心。增强“五个认同”,是习近平总书记

            体系,在尊重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创造各民族共居                             对内蒙古的深情嘱托,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
                                                                                                              19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