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理论版04期
P. 48

高举旗帜  引领导向



               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                               消费模式。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红色
               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聚合在一起。坚持正确                                旅游和乡村旅游。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创

               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                               新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

               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                                    积极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的网络空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                                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地建设和管理,坚决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注
               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                                   任何一种价值观在全社会的牢固确立,都是

               题,加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辨析和引导,旗帜鲜明                               一个思想教育与社会孕育相互促进的过程,都是
               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一个内化与外化相辅相成的过程。以社会主义核
                   强服务,就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提升文                             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必须制度、法律、规章和

               化事业发展水平,为人民美好生活建设提供健康                                政策并用,法治与德治齐行,引导与约束相结合,
               的精神食粮和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坚持以人民                                增强全社会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归属感和自觉践

               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                               行力,确保文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
               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                                引的方向前进。
               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                                   健全相关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

               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                               领常态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确立和
               力作。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升文艺原创力,                              巩固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过程,必须深入贯彻落

               推动文艺创新。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                               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制低俗、庸俗、媚俗。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                               意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作为
               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                                基础性工程、战略性任务,融入国民教育、宣传思

               人才。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                               想工作的全过程,明确制度设计,做到常态化开
               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健全各级各类公共                               展、长效化推进。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

               文化基础设施,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加快                               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三进”工程,科学设置和
               构建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的现代公共                               严格执行小学、初中、高中和高校的思品课和思政

               文化服务体系。                                              课的教材统编统用、课程课时安排、考试考核、师
                   增效益,就是要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现                              生比等有关制度规定,并结合实际,创新性提高教

               代文化产业体系,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提高文化                               育质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传播媒体
               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都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领的相关制度,并通过严格考核加以贯彻落实。

               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加快文化市场体系建                                对于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
               设,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实施文化产业数字                                法、曲艺、杂技等艺术门类,对于网络文学、网络

               化战略,积极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                               剧、微电影等新兴文艺类型,要完善评价激励机
               46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