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理论版04期
P. 44
调查研究
部门职责分工,建立社会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和轮值 四是完善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方式。农
书记制度,打通部门壁垒,真正形成社会治理“一盘 村牧区推行旗县市区、苏木乡镇、嘎查村党组织、嘎查
棋”格局。 村民党小组四级网格治理模式;城市社区以小区为单
二是健全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组织体系。纵向 元,以户数为基础,根据地域、居民、驻区单位、商户、
上,要扩大党的组织覆盖。明确“大三级”党建引领社 党组织和党员等情况,按照每 300 户左右划分网格,
会治理的职责任务,市委抓好规划指导,旗县市区委具 配备网格长、协管员、监督员、卫生员等。推进信息化
体指导推动,发挥好“一线指挥部”作用,苏木乡镇街 整合。按照“力量整合、功能集成、便捷高效”的原则,
道党(工)委统筹协调推动辖区内各领域党建工作,强 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手段,探索构建“1+6+4”基
化社会治理“龙头”带动作用。完善嘎查村(社区)党 层综合治理指挥体系,完善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办
组织、村民小组(小区)党组织、网格党组织“小三级” 理反馈、监督评价为一体的闭环式管理流程,实现网
组织架构,形成高效联动、上下贯通、运转灵活的组织 格员队伍、基层干部队伍、行政执法队伍等力量线上
体系。横向上,要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推行乡 线下联动指挥。加快推动“互联网 + 政务服务”向基
镇街道“大工委”制和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把区 层延伸,开展代缴代办和审批结果快递送达等便民服
域内关系互不隶属、层级高低不同、领域多元多样的各 务,实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打通审批服
类党组织和市、区结对联系部门连接起来,构建区域统 务“最后一公里”。
筹、条块协同、优势互补的区域党建共同体。 五是强化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要素保障。加
三是加强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队伍建设。建 快嘎查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集体经济组织
设热爱基层、素质过硬、善于治理的嘎查村干部队伍, 重新组建工作,持续加大扶持力度,探索多元化发展
注重从致富带头人、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退休干 途径,提升造血能力,提高集体经济的发展质量。引
部、返乡人员中培养选拔嘎查村“两委”干部。探索 领龙头企业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设
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干部到村任职,鼓励驻村干部 立应急储备资金,为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
转任嘎查村干部,享受嘎查村干部待遇报酬,吸引优 经济基础。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将基层组织活动经费
秀人才到村任职。建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加强社区 和公共服务运行经费、嘎查村(社区)干部基本报酬、
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大力推动社区工作者岗位职责 嘎查村(社区)服务设施和信息化建设经费、网格化服
清单化、进入渠道规范化、能力素质专业化、职级薪酬 务管理经费、人才培养培训经费等纳入财政预算,对
阶梯化、绩效考评科学化。注重吸引政治觉悟高、热 居民小区(网格)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给予专项经
爱社区事业、热心服务群众、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人 费补助。建立嘎查村干部职业化待遇报酬体系,健全
才到社区工作。建强基层党员队伍。健全完善嘎查 嘎查村干部报酬和运转经费稳定增长机制。支持嘎
村发展党员制度,扩大嘎查村青年党员发展数量。健 查村和社区干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有条
全完善农村无职党员发挥作用制度机制,大力引导农 件可适当给予补助。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容错纠
村外出务工党员、退休返乡党员、退役军人党员、种养 错机制,鼓励基层大胆探索、改革创新,激发基层干部
大户党员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牵头领建产业基地、领 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办农业合作社。 责任编辑:刘秉承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