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实践理论版6期
P. 31
思想理论版 2021·6
程,印证了内蒙古多民族家庭社会的发展轨迹。
内蒙古多民族之间的经济交往主要包括游牧与
农耕经济的交流借鉴、中原地区与北方草原地区的物
资流通、旅蒙商与内蒙古商业市镇的形成等诸多实践
内容。
内蒙古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民间文化表现也
十分丰富。例如,多民族饮食、服饰与民俗的交流与
影响;“爬山调”“二人台”等戏曲艺术的多元文化一
体性特征;科尔沁地区“乌力格尔”说唱艺术的跨族
演绎;《一层楼》《泣红亭》等近代小说对汉文学遗产
的学习和吸收;当代草原歌曲的多民族情感表达等。
三、内蒙古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呈
现形式
一个民族和地区的社会历史不仅是一种“结构—
意义—事件”三位一体的总体发展规律的呈现,更是
一种“普通人”的生活史。首先,内蒙古多民族社会
历史的本质是以多民族关系为主线的实践过程。大
量的汉文、蒙古文等多语言史料、文本、考古资料和
“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展示了内蒙古多民族交往交流
2021 年 1 月 12 日,“双璧同辉——红山·良渚文化展”在
交融的事实。其次,农耕与游牧的竞争与互补、多元
内蒙古赤峰博物馆拉开序幕。两种文化穿过南北数千年的时
与一体的冲突与互构是理解内蒙古多民族交往交流 空,交相辉映,共同见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起源格局。
交融的基本视角。再次,自古以来,内蒙古多民族交 赤峰博物馆 / 供图
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实践描绘出一幅中华民族共同体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
的整体图景。 主线。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
长期以来,内蒙古拥有多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和 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新时代需要重新整理和撰写内蒙
“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创 古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鲜活故事,宣传好内蒙古多
造了“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等诸多历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实践,使各民族深刻认识
史佳话,不仅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下的内蒙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质,这是我们应该承担的时代使
古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历程,也为铸牢中华民 命。
族共同体意识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者系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必须 责任编辑:李贵文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