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0年11期
P. 33
思想理论版 2020·11
力的引才机制。立足首府区位优势,紧扣产业布局, 得进又用得好。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积极打造引才
坚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融合推进,努力在引进高 聚才平台,让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
层次人才上打开局面、实现突破。一是完善招才引 空间。一方面,释放企业主体活力引才。鼓励伊利、
智方式。全力推动《“创享首府·智汇青城”行动办 蒙牛、蒙草、赛科星等行业领军企业,通过建立股权
法》和《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落地,围绕 期权激励机制等措施,面向海内外大力引进高层次
云计算、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 创新人才,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提
业,以“刚柔并济”的方式,大力引进“两院院士”、国 升平台集聚功能聚才。充分发挥首府要素汇聚优势,
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自治区“草原英才” 累计投入近 20 亿元用于各类科技园区、实训基地、
等能够引领首府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抢占全区 科创中心、研发平台、孵化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快创
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大力实施“组团式”引才,结 新创业人才向呼和浩特市集聚。目前,全市共建成
合自治区“广纳英才·智汇草原”专项引才活动,组 3 个自治区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 个自治区
织企事业用人单位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 级以上特色产业化基地、13 个自治区级以上科技企
等国内著名学府纳贤引智,给予安置费,进一步增强 业孵化器、14 家院士专家工作站、7 家国家备案众创
首府未来发展后劲。二是打造招才引智阵地。2017 空间和各级各类企业研发机构 287 家,聚集各类创
年开始,首府启动驻外人才工作站建设工作,目前已 新创业人才 3000 多名。
在北京、上海、深圳、烟台 4 地设立了人才工作站,并 持续优化环境,强服务拴心留人,努力营造宜居
从全市遴选了 13 名熟悉项目投资、人才工作的干部 宜业人才环境。呼和浩特市坚持“店小二”服务理念,
进行挂职,积极对接东部发达地区的优质资源。同 想方设法为人才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使他们来
时,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拓宽引才视野,正在 时放心、工作安心、生活舒心。一是持续推进安居保
推进国际人才共享中心呼和浩特分中心建设,建成 障制度建设。在科技城范围内试点大学生“半价购
后将进一步加强对首府各类人才数据信息的精准分 房”和“两年免租”政策,通过加大人才住房供应力
析、科学研判,切实提升人才资源开发的科学化、精 度,切实增强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同时,在全区率
准化水平。三是拓宽招才引智渠道。积极参加中国 先实施大中专学生“零门槛”落户政策,率先推出 7
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等国内 天免费“人才驿站”,鼓励大中专学生“先落户、后就
重大人才活动,主动与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项目进 业”,并给予创业补贴、创业贷款、购房补贴等优惠政
行对接,已与上海人才服务行业协会签订共建人力 策,努力打造全区大学生“最友好城市”。二是持续
资源产业园协议,进一步加强对首府人力资源服务 推进“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结合机构改革,组建
市场的开发力度。连续 7 年举办“草原英才”高层 成立了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推行一窗受理、网上
次人才合作交流会暨呼包鄂人才创新创业周呼市会 服务、标准化审批,以高效的行政效能和强大的执行
场活动,广泛邀请海内外各类高层次人才来呼对接 力来服务人才创业。同时,进一步整合部门人才服
资源、投资兴业,累计达成签约项目 100 多个,签约 务职能,正在推动成立市人才发展中心,设立高层次
总额 1400 多亿元。 人才综合服务专窗,建立人才服务专员制度,让人才
注重筑巢引凤,下功夫搭建平台,确保人才既引 “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就能办结所有事项。三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