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理论版07期
P. 36
北疆智库
理、稳定和有效的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养护资金投 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发挥群众参与治理主
入保障机制,全面持久改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 体作用,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乡村治理上的资源
做好乡村振兴战略下村庄布局规划的编制,科学规划 整合优势,提升农牧民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
乡村道路网络,提高建设标准,打通跨村跨乡跨县的断 务能力,增强农村牧区治理能力。
头路,加快农村牧区道路内联外通建设,增加连接线,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完善城乡融合配套政策体系。
织密路网。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牧区延伸,形成 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以完善县城基础设施承 的重要保障。深入推进城乡土地制度改革,特别是要
载功能为重点,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强化 推进农村牧区集体产权制度等各项改革,推进农村牧
政府职责,制定和完善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大保障民 区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通过产权细分和交易扩展提
生需求的卫生、教育、治安、社保等公共物品的供给力 高土地利用效率,切实提高农牧民的财产性收入和经
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改变长期形成的 营性收入。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不断扩大教育、就
城乡公共服务二元结构,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延 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城乡覆盖面,
伸、社会事业向农村牧区覆盖,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 建立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加快推
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 动城镇资本等要素进入农村牧区,通过增强产权保护、
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衡发 降低交易成本、改善营商环境等激励工商资本下乡,依
展。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体制,推动教师资源向 靠资本进入推动农村牧区信息、数据、管理、技术等要
农村牧区倾斜,通过提高待遇等措施增强农村牧区教 素的再组合,激发农村牧区发展活力。畅通劳动力和
师岗位吸引力,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城乡适 人才城乡流动渠道,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
龄儿童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健全城乡统一的公共 资源市场,加强对农村牧区劳动力的培养,对农村牧区
医疗卫生体制,通过提高待遇和加强公共设施建设等 劳动力参加职业教育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提高农村
途径,增加基层医务人员岗位吸引力,改善乡镇卫生院 牧区劳动力技能和素质。完善财力与事权更加匹配的
和村卫生室条件,加强农村牧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 财政体制,保障农村牧区发展能力。加快构建农村牧
设,健全网络化服务运行机制,鼓励旗县医院与乡镇卫 区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完善
生院建立县域医共体,鼓励城市大医院与县医院建立 农村牧区信用体系,发挥金融信贷的主渠道作用,扩大
对口帮扶、巡回医疗和远程医疗机制,实现医疗机构和 直接融资比例,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建设和乡村振
卫生资源在城乡的合理配置。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 兴。完善农牧业资金互助合作机制,缓解城乡之间金
保障体制,落实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加快全面推行 融供给不均衡问题,降低农村牧区金融服务成本,提高
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统筹基金支付比例, 农村牧区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
降低自费比例,进一步减轻农牧民医疗负担。建立城 境保护制度,推进城乡可持续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
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体制,将农牧区劳动者按常住地 护环境的城乡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
纳入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并建立起覆盖城乡困 式。
难群体的就业援助体系,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的统一。 (作者单位:内蒙古党校)
建立健全乡村治理机制,构建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 责任编辑:高旭天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