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19年6期
P. 52

文化彩虹 /    建设民族文化强区


            文化传承中的“蒙古马精神”



               巴依斯古楞






                蒙古马是蒙古族人民最亲密的朋友,它深深地融入                         点 90 余个。乌兰牧骑积极深入基层开展惠民演出活动,
            了蒙古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文化之中。锡林郭勒盟在                           每年全盟乌兰牧骑深入基层慰问演出 1200 余场次,观
            文化建设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                            众达 50 余万人次。
            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                              在群众文化活动方面,按照“一旗一品一特色”的工
            神”。依托丰富的马业资源,匠心打造了大型室内实景剧                          作思路,锡林浩特市国际游牧文化节、阿巴嘎旗成吉思
           《蒙古马》,旨在中国马都树立起一部具有民族特色的蒙                           宝格达乌拉祭祀那达慕、苏尼特左旗“浩瀚宝马”马文化
            古族文化演艺剧目,成为锡林郭勒的城市名片,更好地扩                          节、苏尼特右旗“草原珍珠节”、东乌珠穆沁旗“银色乌珠
            大中国马都和锡林郭勒草原品牌的影响力,全面展示蒙                           穆沁——冰雪那达慕”、“银色西乌珠穆沁——草原冰雪
            古马文化、蒙古族文化、草原文化的内涵。                                嘉年华”系列活动等已成为一张张亮丽名片和推动地方
                该剧吸取全国各地实景演出成功经验,融合数种                          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通过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声                               锡林郭勒盟文化建设大力发扬“蒙古马精神”,现代
            电光影技术,利用震撼的实景舞台、民族特色服装道具,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民族艺术全面
            完美结合马术、马背技巧、绸吊、高空杂技、蒙古族舞蹈、                         发展,文化建设更系统,创造性、创新性更强,交流合作更
            搏克、射箭等多种表演形式,营造出草原上波澜壮阔的                           深入,形成文化事业、文化人才、文化队伍、文化创造有活
            场景,将大家的记忆带到古代战争、唯美爱情、人马情感                          力的局面;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民族优秀
            中。                                                 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民族艺术影响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在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中,促                         力明显提升,推动建成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
            进文旅融合、旅游招商、转型升级,弘扬和发展蒙古马文                          化人才荟萃、文化创造活力迸发、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
            化,凭借深厚的马文化积淀、丰富的马业资源和广泛的群                          活更加丰富的文化强盟。
            众基础,2010 年赢得“中国马都”称号。为了贯彻落实                            今后,锡林郭勒盟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弘扬“蒙古马                           导向,坚持以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
            精神”,锡林郭勒盟 2016 年重新编排和完善了国内首创                       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进社
            大型实景剧目《千古马颂》,成为填补内蒙古马文化驻场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着力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演出空白的旅游产品。                                         着力繁荣民族艺术;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锡林郭勒盟以保障                         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深入挖掘和系统阐发文
            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着力强化基层基础设                           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
            施建设,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展、在发展中保护;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
            建设,已建成的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均已实现                         针,开展“十三五”时期文化市场工作。着力加快构建现
            免费对外开放,并不断增加新的项目内容,使这项惠民政                          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着力传承和
            策真正落到实处、发挥效益。每年全盟群艺馆 ( 文化馆 )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升全盟文化软实力,依托蒙
            指导群众开展各类文艺活动达 500 场次,全盟图书馆共                        元文化和草原文化,努力建设民族文化强盟。

            接待读者 4.5 万人次,借阅图书 3.6 万册,建立流动图书                                                    责任编辑:张  晶


           50  实践·思想理论版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