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实践07期 印刷版 PDF
P. 54

践行





               筑牢防返贫根基  有效推进乡村振兴






               文 | 王海娟



                                  农村低收入群体指农村易返贫致贫户、                        由于收入低,低收入群体无法扩大生产和投
                             农村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以及                           资。同时受劳动力有限、教育程度不高、生
                             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                            产要素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农村低收入群体
                             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                            创收途径狭窄。

                             家庭等。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农村低收入群                                内生动力不足。生存型贫困问题解决
                             体的性质,探索防止再度返回贫困状态的路                           后,农村低收入群体面临着生活型和发展型
                             径,以更好实现乡村振兴。                                  贫困。对于生活型贫困群体,应提高其收入
                                                                           水平、使其达到社会平均水平,但其主要依
                                       农村低收入群体的性质                          靠兜底保障,“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也
                                                                           缺乏劳动能力,因此很难提高收入。对于发
                                  一般来说,在家庭收入五等分划分中位                        展型贫困群体,应帮助其树立依靠自身摆脱

                             于后 20% 的家庭人员归入低收入群体。全                         低收入的信心和动力,但其主观贫困程度显
                             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这一人群大多由脱贫不                           著高于客观贫困,主动作为不足,因此很难
                             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                           发展起来。
                             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
                             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农牧户构成。                                防止农村低收入群体返贫的有效路径

                                  易返贫致贫。边缘户和不稳定户大都
                             居住在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经济发展相对滞                               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一是重资源,
                             后、基础设施差的地区,返贫致贫风险较大。                          激活农村产业发展活力。充分利用丰富的生
                             大病重病和负担较重的慢性病患者、重度残                           态资源、自然资源、红色资源,切实把资源优
                             疾人、留守儿童、失能老年人口这部分群体                           势转化为发展的后发优势。优先发展具有引
                             由于没有劳动能力,容易返贫致贫。收入高                           领作用的生态友好型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
                             于脱贫户和边缘户但基本生活存在一定困                            型和升级,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和绿色有机食

                             难的农牧户易由突发事件或暂时原因导致                            品主导产业。重点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生态
                             收入骤减或者支出骤增。                                   旅游产业,让农业融入“服务 +”“生态 +”“旅
                                  增收难度大。农村牧区低收入群体以                         游 +”等,构建多元发展、多级支撑的现代农
                             工资性收入(农民工进城务工)和经营净收                           业产业新体系。二是抓平台,打通农产品供
                             入(农牧业生产)为主,且非常依赖农牧业生                          应“最后一公里”。打造集交易、配送等功能

                             产的收入,收益来源渠道单一。小农生产受                           为一体的大型线上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
                             地理位置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抵御                           大力推广农产品,提供便捷的农产品互联网
                             风险能力十分脆弱,农牧民返贫风险较高。                           交易平台。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农产品的宣
               52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