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实践理论版6期
P. 50
实践探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促进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拓俊杰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 时代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工作开拓了思想
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 路径、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民族地区
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在各族 高校应牢记光荣使命,全面把握“四个服务”科学内
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 涵,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 体意识;聚焦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全
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 过程各方面;突出主线,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观、宗教观,旗帜鲜明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凝 教育做深做实做细;注重实效,推动民族地区建设高
聚“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合力。要 质量教育体系。这不仅是民族地区高校发展进程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记“五个认同”和“三个 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也是民族地区高校办学实践中
离不开”,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把工作做细做实。 不可或缺的核心主题,已经深深嵌入整个办学与育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发展教育是提高各族群众 实践的日常之中。就像内蒙古师范大学校长阿拉坦
科学文化素质,推进民族地区加快实现现代化的重要 仓教授在全国“两会”委员通道讲的那样:“对于我们
途径。做好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推动民族地区高 这样的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团结就是我
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就像阳光、空气和水,受益而不
关于民族工作、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 觉,失之则难存。”民族地区高校更要站在中华民族
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为党育人初心和为国育才使 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命,讲好“家国大课”,着力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的重大意义,把加强
意识教育浸润校园、浸润学生成长之路。 民族团结和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作为战
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 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地区高校的使命担当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
教育因责而生,尽责而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 期教育工作指明方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
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的重要要求,为做好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
48